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冉魏霸业 > 第0406章 士族与庶民

第0406章 士族与庶民(2/3)

上一页冉魏霸业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们听说王师北上,欲克复中原,所以都赶来归附。愿大将军收留咱们,我等愿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

听到这话,殷浩更是点点头,说道:“原来伪魏政权在中原是如此的不得民心啊!”

这时,在一侧的谢尚闻言,不禁蹙眉道:“大将军,其实冉魏在中原还是挺得民心的。只不过王猛变法,剥夺了北方士族千百年来的特权,极大地压迫了他们的生存空间,所以说冉闵不是不得民心,而是不得中原士族之心!”

“哈哈,我焉能不知?”

殷浩挤眉弄眼地道:“但所谓民心,不是那些贱民之心,而是士族之心!士族之心,即是民心。若无士族缴纳赋税,给国库增加收入,若无士族输出贤能,给社稷增添治国理政之才,国家焉能繁荣昌盛,长治久安?所谓的贱民之心,不值一提!”

对此,谢尚不以为意,却最终没有劝说什么。

世人皆知,得民心者得天下。

但是能真正得民心的王朝又有几个?

谢尚亦是士族,但他是士族当中的有识之士,所以他不敢苟同殷浩这般的看法。

谢尚出身陈郡谢氏,是谢鲲之子、谢安的从兄。

谢安是谁啊?

就是那一位成功挫败桓温篡位,并且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面对前秦的侵略在淝水之战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致使前秦一蹶不振,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的牛人!

作为陈郡谢氏一族的子弟,谢尚的才能自然是十分出众的。

谢尚年轻时即才智超群,精通音律,善舞蹈,工于书法,擅长清谈。为人风流,有“镇西妖冶故”之说。

早年既有声誉,历任会稽王友、给事黄门侍郎、江夏相、江州刺史、尚书仆射等职,现在是安西将军。

看见谢尚不说话了,殷浩以为谢尚辩驳不过他,于是更是洋洋得意地道:“仁祖(谢尚字),士族与庶民之间的差距那是天壤之别的。庶民生下来就是为我们士族效劳的,当牛做马的,冉闵如此重视庶民而贬斥士族,那是自取灭亡之道!”

“大将军英明!”张遇赶紧拍了一记马屁。

殷浩得到了追捧,更是得意不已,说道:“当年祖逖北伐,亦有四方豪杰前来归顺。如今我殷浩北伐,亦有这么多的有志之士前来加入,这说明咱们这次北方一定会胜利的!”

“有公等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谢尚已经无力吐槽了。

祖逖当年可不是跟殷浩这么干的。

当年祖逖在北伐之前,祖逖向司马睿建议出兵北伐。但司马睿当时只想保住江南根本就没有北伐的志向。他为了笼络人心,不失掉自己的面子,就任命了祖逖一个官职,给了他够1000人吃的粮食和3000匹布,让他自己去组织军队。

祖逖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

他带着随同他一起来的家乡百姓,组成了一支队伍,横渡长江北上。

船靠近江心时,祖逖正在划桨。

“如果我不能收回中原。”他发誓说,“那就像江水的东流一样!”

过了长江,祖逖把军队驻扎在淮阴,一面招兵买马,一面派人去制造武器。

中原百姓非常支持祖逖,帮助他顺利地前进。

几年之内,祖逖的军队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正当祖逖面对着一片大好形势,准备继续北上的时候,司马睿却担心祖逖功劳太大了,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就派人前去牵制祖逖。

祖逖看到自己不再受到信任,收复中原的理想将不可能实现了,终于忧愤成疾,含恨而死。

但是祖逖当年是怎么对待中原的士族,也就是那些大户人家的呢?

祖逖北伐初期,经费短缺,于是祖逖想出了一个法子。祖逖对自愿捐献铜铁之类的人士,登记造册给予精神褒奖,不愿意拿出这些实物,又不肯捐钱的,商量好的办法来了。

奇怪的是,当祖逖执行这个办法以来,并未受到多少人的指责,相反老百姓还是非常拥护和支持的,觉得国家处于危难之际,富甲一方的大户们应该为国家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和付出,真的是理所应当。

当然,祖逖在他长达8年的北伐战争中,向巨贾大户类似于抢劫以维持军队的正常运转,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概率毕竟是少之又少。

如果祖逖始终以抢劫为目的,把抢到的金银珠宝来充当军费,不仅无法保持部队始终拥有高昂的士气和战斗力,更因为频繁抢劫地方大户同样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要知道在当时乱成一锅粥的北方中国,大户人家几乎都养了一支精悍的家丁,而且为了防备吃大户的盗匪登门,修建的堡垒也都非常坚固,易守难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冉魏霸业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