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智能工厂 > 第一百三十七章 子弹的生产(三更)

第一百三十七章 子弹的生产(三更)(2/2)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徐永生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古会下属的秘密兵工厂就是现在要生产上述三种个型号的子弹,其中两款分别是stg-22和-22这两种步枪所选用不同类型制式子弹。而中国是一个缺铜的国家,古会里铜的库存明显无法支撑得起大量的子弹生产。

子弹打出去必须要旋转,要不精度就大大的下降。为了让弹头旋转,就必须在枪管内弄出膛线,为了让弹头跟着膛线转,就必须让弹头镶进膛线的凹处,而枪管是钢的,所以必须得有比钢软的金属做弹头,才不太容易磨损钢的膛线。如果用钢做弹头弹壳,那么枪管的膛线很快就完蛋了,就变成滑膛枪了。

问题是一个接一个啊钟泱用手捏着自己下巴的胡渣子说道,不过这个问题对于钟泱来说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合金研究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展了,希望能找出替代铜的子弹原材料。中国的铜是很稀缺的,没有那么多的铜资源来做子弹炮弹挥霍。

而徐永生也暂时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采用敷铜钢这种加工工艺。使用敷铜钢的话,因为铜的延展性比较好,弹壳的锥度可以做的更大,而且也不容仪破壳。铜本身是惰性金属,也不容易被氧化,利于保存。

但是中国铜比较匮乏,如果都用铜做子弹,经济承受不了,如果爆发战争,也不利于大量制造。后世就搞出了敷铜钢这个产物。

以钢代铜,价格便宜是主要原因。表面覆铜,目的之一是提高抗腐蚀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钢更容易加工成形。为了使得钢变得比较软,容易贴合枪膛,且降低变形加工力,一般采用的是含碳量很低的特殊钢,并经过退火处理。

这些理论知识是徐永生他们经过了大量研究实验才总结出来的,整个过程钟泱并没有参与,仅仅是在一旁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设备援助。

“永生,以后的子弹壳和子弹都不用纯铜去做了,用你说的敷铜钢做吧。”钟泱的话让徐永生兴奋异常,那是一种因为被信任而感到欣喜的情感。用钢做子弹和弹壳,这事原本在德国研究员的脑中是件不可想象的事,甚至双方还为此发生过激烈的争论。

钟泱看鲁道夫涨红了的脸,便了解了徐永生的心情,用钢做子弹和弹壳现在没人干过,也没人想到这个问题,但自己却这么信任于他,研究结果被认同是一个科技工作者最喜闻乐见的事情。

“永生你先别高兴得太早,我让你做是相信你的研究结果,但你也必须拿出让人心服口服的成果来,在这里先把这一套敷铜钢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我说一下,让我初步了解之后再下结论吧。”

得到了钟泱的首肯,徐永生便滔滔不绝的向钟泱讲起了敷铜钢的原理和好处,好处就是这样做以后可以省下很多的钱,而且很少量的铜就可以生产出大量可以发射的子弹了,一举多得,实在是为穷苦军阀们专门设计的省钱子弹。更是能为中国找到一种减少铜消耗的子弹生产技术。

钟泱并非是专业人士,所以并不十分了解这其中的技术关键,但听起来是很有道理而且也是可行的。“永生,行不行这个需要实验一下才行,不过看起来你们搞出这技术应该还是不错的,一旦完成实用测试,立即大量生产”

“会,这是我们研究出来的具体的生产工艺,已经整理成一份资料。”徐永生说完这句话后,从旁边的制式子弹盒里拿出了一颗奇特的子弹,这颗徐永生通过实验室加工试制出来的子弹就是一颗敷铜钢芯子弹。

面容激动,徐永生小心翼翼的把这颗子弹递给了站在一旁的钟泱,钟泱也是满脸凝重的接过这颗子弹,随后便仔细地观察起来,子弹发出暗红色不像是纯铜做的。为了示范,徐永生又从钟泱的手里接过了子弹,在身旁的石头上用力一擦子弹头,露出了里面的钢芯。

钟泱看着徐永生的这个举动后吃了一惊,还真是有这种敷铜钢的工艺做出来的子弹,原本还以为只是出在理论阶段,想不到已经研制出来了。

随后钟泱又把这颗子弹塞进了枪膛,“啪”的一下又发射了出去,击中了远处的石头上,并篷起了一团灰雾,这下由不得他不相信原来钢也可以做成子弹的。徐永生把刚才退出来的子弹壳递给了钟泱,原来这个弹壳也是敷铜钢制作的。。.。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