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智能工厂 > 第一百七十二章 意在黄埔(二更)

第一百七十二章 意在黄埔(二更)(2/2)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需要建立一支对他绝对忠诚的军事武装,这是党制霸天下的根本。依赖军阀武装,就像是把自己的成败交托于他人之手,又岂能成功?

“瑞元,关于9月份考察团的事情你筹备得怎么样了?”孙逸仙此时面容整肃,显然是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其在意的程度更是从深凝的眸光之中看出来了。

“启禀魁首,这些细务已经处理妥当,只待时间一到,即可启程。”这可是关乎到权势功业的切身大事,姜瑞元哪敢大意轻忽?为了能够办妥这件事,他可没少去求人。

毕竟要不是孙逸仙态度坚决,力挺姜瑞元当校,这个如此关键的职务,又怎么可能轮得到他?要是再不上心,万一事情出了纰漏,那可就是一辈都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如今之事,唯有南面可虑。”孙逸仙站起身来,渡步来到向南而开窗前,目光扬,盯着南沙的方向,面无表情。

但是熟知其性情的姜瑞元,已经从这里面看出了孙逸仙的满腔忧虑。军阀不足为惧,但新四军的实力却着实可怖,就连一向心高气傲的黄大伟,也不敢吹牛说要去进攻顺德地区。飞鹅山一战,实在是压在众人心头上的巨石。

如今唯一的希望,便是寄托于军校的正式成立,如此,党才或许可堪一战。

早在1923年也即是今年的1月份,中国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决议建立军官校于广州黄埔。在原定计划中,孙逸仙将派遣姜瑞元、张太雷、沈定一三人组成一个“孙逸仙博士考察团”去苏联进行访问,习建党建军的经验。

时间就定在了9月份,并且也是以姜瑞元为主导,明显是为他的上位夯实基础。至于叶宜伟,对于这件事自然也是很清楚的。不过他也不嫉妒,姜瑞元在军事上的本事未必比他强,但其气魄和手段,的确更适合担任军校的校一职。

在这个时期的党内部,姜瑞元并不是特别显赫的人物,然而对他来说,谋任此职,却是其政治生涯中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契机。正是以黄埔军校校为跳板,姜瑞元才有机会得以飞黄腾达,走进权力的核心,进而跃向政坛的巅峰,成为一国之总统。

姜瑞元之所以能当上这个黄埔军校校,全在于他对孙逸仙的忠诚。并且是党内少数过正规军事的人,在治军方面有一定才能。而且此时只有三十出头,可说年轻有为,更是凭借这“擎皇保驾”的功劳而得到了孙逸仙的充分信任。

姜瑞元此时期治军思想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的统兵思路,并且兼容了苏俄红军的治军原则,其主要体现在“分别编制,勤以训练,厚以教养,严以军纪,指导之以主义及政治观念”五个方面。

姜瑞元的治军思想从客观效果上讲,对军校及军中良好作的形成,对军队政治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他又利用他的特殊职位极力推行曾国藩、胡林翼那套封建主义、旧式军阀思想与方法。

这其实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是极度明智。只有那些吃饱饭没事做,不无数的专家才会一边骂着古代封建制度然后一边去舔红门的菊花。统治的根基就在于拥兵自重,不拿封建模式带领军队,难道还要力行民主和自由吗?

另一方面,黄埔军校的创办与苏俄红门国际的建议和帮助是分不开的。最初,曾考虑把军校设在苏境内,后来才决定由苏方派出军事顾问,在中国境内建立。

毕竟这么多人拉去苏俄,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北方的吴佩孚、曹锟、张作霖等人都对贪得无厌的北极熊抱着很深的戒心。至于孙逸仙这个恐怖主义宗师,更是欲除之而后快。

出于这些实际问题的考量,最终还是决定了出资帮助孙逸仙这个自封的政府成立军校,组建军队。双方大张旗鼓的开展合作,却也引起了英法等西方列强的主义。资本主义的自由商人阶级,天然的敌视制度,视之为洪水猛兽。

政治或许有妥协和商议,但是者的疯狂和偏执却是很恐怖的,是难以度测的。这种无法控制的不稳定因素,是动摇西方霸权体系的毒药。更是因为赤化的口号之中,那种暴力破坏和阶级仇恨的煽动,让资本家们异常反感。

除了犹太人。

历史上每一个完成了赤化的国家,这其中都有着犹太人的身影,这群贪婪无度的蛀虫,唯恐天下不乱的孽种。钟泱对于这个民族,始终抱着戒心和敌意。因为他们的排外性,以及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性格。。.。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