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智能工厂 > 第三百一十八章 工业援助

第三百一十八章 工业援助(2/3)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元等军的高层领导疑虑重重。但不管怎样,对于军火的需求,他们一向是来者不拒,也不去担心太多。

宋子带着满意离开了虎门港,同他一起离开的还有装满一艘货轮的军火武器,满载着制霸中国的梦想,驶向上海。

而在苍穹殿的一处包间里,古会的几个核心人物,也在争论着这件事。向敌人出售武器装备,这是许多人都不太赞同的事情,更何况钟泱竟然还打算协助姜瑞元建立军火生产线,这让许多人愈加疑惑。

“泱,你真的打算协助政府设立军工企业?”说话的是刘浩然,他原本和姜瑞元的关系就不错,只不过是最近几年很少联系了。以他的立场,说出这样的话,也足以看出其他人的心态。

“只是三条步枪生产线和一条火炮生产线而已,不会对我们的生意带来多大影响。”与其说是产经联的决定,不如说是钟泱私底下与宋子达成的合作协议。

军将一些地区的矿产开发权交给钟泱,而钟泱则通过产经联的表面协助军建立一定的军事工业生产体系,这是个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买卖。

不过来自刘浩然他们的一些不满,钟泱还是能够感受得到,他也知道内里的原因。军火买卖是一大收入来源,如果姜瑞元自己能够生产武器弹药,那么向华联购买的数量也必然会下降。

钟泱支援的那几条步枪生产线,是生产一种仿德国毛瑟二十响的步枪,主要改进在于射程和精准性上,比起原作要好一些。更为关键的是产量,产能全开的话,每个月能够生产十五万支步枪,以及六千万发子弹

这样的产量,超过了目前军所有步枪生产线总和的十倍以上对于华联的军火买卖,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在军事上,对于华军来说同样是一个巨大的要挟,许多人都在担心这件事情将要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可没有钟泱那么淡定。

“军的战略企图不明,我们这么做,是不是显得过于轻率了。”陈泽与军素有不和,不过这次说话,倒也不是完全因为私怨。中原大战刚刚取得胜利,而军备一旦得到加强,很难保证军会不会产生南下一统的心思。

“大家看这里”钟泱捏了个响指,一个自走小机器人便出现在宽敞的厢房里,铁皮罐子的正上方,是一个圆顶的立体成像投影仪。绿光闪耀,一幅中国地区态势图展现在众人眼前。

“我们协助军建立一定的重工业体系,肯定是会对我们的防御安全问题带来隐患,但比起担心这个,我们更应该关注一下国际形势”说完,钟泱还眯着眼看了看这几人的神色。

伊忠明从来不愿掺合政治的事情,倒是刘浩然和陈泽比较热衷。古月军和周华也是自己这边,唯一的顾虑是产经联的实业家们的心思。见几人默然不语,钟泱也只好继续说着:“中东路事件大家也知道了,未来的一年内,日本必然侵占东北”

“这怎么可能?日本人已经在满蒙立下了跟脚,而且最近几年的政策也是谋求与西方列强一致,如此悍然发动国战,不怕遭到世界的制裁吗?”。

陈泽和刘浩然都有外国朋友,对于世界范畴内的一些政局演化,都是心中有数。对于钟泱这番石破天惊的话,一时间还是难以接受。在他们眼中,日本就算再狂妄,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轻启战衅。

“不,自从高雄海港事件之后,遍及台湾的叛乱分子,已经导致政友会在国内的民望大大降低。加上经济危机的到来,眼中依赖海外贸易的日本,遭受重创,除了战争,他们已经别无选择。”

钟泱这话可不是虚张声势,日本的主战派已经全面掌控日本的内阁,政治纲领也必然会越来越激进。与其说是少数军队挑起的侵华战争,倒不如说是日本上下全都存着这样的心思。

包括每一个普通的日本民众,都极度渴望现在的困苦生活能够得到改善。如果战争能够获得财富和希望,那为什么不让别的民族淌血,来浇灌自己的未来呢?

这是国战,没有所谓的对错,只有胜败

对于台岛的大规模武装叛乱,在座之人也都不陌生,华联本身就在这件事情上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但假如真的就是钟泱所说,那么协助军建设重工业体系的格局就完全不同了。

华联地处中国的南端,面对日本的陆军攻势,处于大后方,有着安稳的环境能够继续发展。相反的军就大不一样,他们只能顶在前方,没有任何退路。

哪怕军想要建立完整的军工生产体系,进而在军事上要挟华联,那也是四年以后的事情了。日本人可不会给军这个时间,所以无需担心军的南侵计划,反倒必须加强他们的战争实力。

要是因为实力悬殊而战败以至投降日本,华联的局面就很不好看了。只有加强政府的战争潜力,才能为自己的平稳发展获取喘息之机。而已经拥有着力量不弱的海军,华联也能够一门心思去应对日本的联合舰队。

陈泽和刘浩然也是久经上位,考虑问题的眼光和思维,也有了这样的大局概念,不再是过去那种时时辰刻都只是看着蝇头小利的肤浅之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