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智能工厂 > 第四百零七章 海军备战

第四百零七章 海军备战(2/3)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缺陷正好存在于他进攻中国上海和厦门外海群岛的宏伟计划的基础上。他想抓两个遥遥相隔地目标,忘记了马汉关于集中海军力量的原则。

由于六个小舰队分散在数千英里地太平洋上,联合舰队将会失去它的压倒优势。为了引诱他地对手进行“决战”,山本的战略需要华联海军指挥官按照他地宏伟计划行事。

但是,鉴于华联海军高层事前破译了日本的无线电,对这次“上海战役”计划有足够的了解,将能集中东海舰队的力量挫败对中国东南沿海的入侵,从而破坏整个复杂的安排。

历史经常重演,山本决定在十二月的最后几天对中国东南沿海发动大规模进攻,是对历史的荒谬的嘲弄。

三十四年前的同一个星期,海军将领约翰杰利科爵士同样错误地相信德国将会按照他的作战方略行事,于是率领大舰队到北海同德国皇帝的公海舰队摊牌,山本的联合舰队将蹈其覆辙。

日本的海军将领仔细研究过日德兰海战,但是他们显然忘记了如下的教训:现代海战的速度和混乱是如何使得皇家海军没有赢得预期的第二次特拉法尔加海战的胜利的。

纳尔逊的传统概念是两排行动笨拙的战舰展开猛烈的炮战,无畏战舰的火力和机动性已经改变了这一概念。在一九一六年日德兰海战中只起微小作用的飞机,在介于两次大战之间的年代里已为海战带来了另一场伟大的革命。

这将是一场山本自己在其中起了促进作用的巨大转变。

对于日本人努力实现第二作战阶段的主要计划来说,至关重要的是保密,可是秘密将被逐渐剥开,暴露出它的主要目标就是针对华联经济富庶的东南沿海城市。

截收到的1939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的一封电报,提供了这方面的第一个线索,电报中提到的目标被暂时确定为中途岛。而电报中提到厦门也被确定为在台湾海峡军事行动之后将要出现的一次战役。

华联的情报部门和钟泱所掌握着的地宫,大概都对此确信无疑。因而在十二月二十九日勿匆视察防守上海的海军陆战队以及布置在周边地区的陆航战机部队。

但是在那时,在后来看来似乎是对敌人计划的离奇的预见,顶多不过是一种预感,因为在东海舰队司令官许江从广州港起飞的当天上午,海军总部情报处估计主攻仍然在其他地方展开,所有现有的华联航空母舰和护航战舰都集中在那儿。

就象海军总部的高层所相信的那样,准备同日本人摊牌。

直至十二月三十一日,许江从广州返回上海军港之后的两天,这个估计才被重新考虑。直接受国防部领导的东海舰队作战情报处发现,他们把战列舰和潜艇的呼号弄混淆了,这些呼号暗示继续南进。

日本人的海军将有所行动!目标直指上海!

在1940年1月,日本海军第二舰队开始了针对中国的“上海作战”进攻计划。才刚上任元首一职的陈炯明,不得不派出了自己手中最强的东海舰队前往应战。

拥有两艘新型“龙”级航空母舰,对日军进行了袭扰牵制。这两艘都是重型航母,排水量达五万吨,载机120余架,乘员将近三千人,舰上装备齐全火力强劲。

刚出动,“天龙”号与“青龙”好航母上的战机就同日军海航战斗机发生交战。

东海舰队拥有“天龙”号与“青龙”号两艘新式重型航母,更有八艘导弹巡洋舰、十三艘导弹驱逐舰组成的特混舰队。由廖翊海军少将率领,再度离开厦门海港驶向上海,这一次,许多官兵将同航母一起,用日本第二舰队,成就自己的赫赫威名。

日本海军的南进计划并不保险,主要还是考虑到华联空军部队的强大,而且日本海军对于华联东海舰队并不熟悉,总感到有华联军舰如影相随的威胁。在攻打上的时机选择上,日军南太平洋司令兼第四舰队司令官井上成美海军上将犹豫起来。

井上认为,华联舰队可能就在附近监视着,如果为了攻打上海和福建而在台湾海峡附近运兵,必将遭到华联东海舰队的暗算。当年甲午之战,护航力量虚弱的中国运兵船“高升”号在黄海被日本海军击沉,数百清兵葬身鱼腹,这个惨剧是日本海军最熟悉的。

所以,井上成美不愿冒险,他将进攻上海的时间从1月推迟到2月,这是在等待高木武雄海军少将率领的第5航空战队的到来,以解后顾之忧。

高木武雄的第5航空战队是指由日本海军的两艘姊妹航母“翔鹤”号、“瑞鹤”号为核心组成的舰队。这支舰队还包括4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翔鹤级航空母舰是日本新型航母,排水量达2万5千吨,舰上官兵1千5百人,搭载各型战机60余架。

日本海军习惯将航母战斗群称为航空战队,这支舰队在日本海军序列中编列第5,因此称为“第5 航空战队”。日本海军还习惯将主力舰队称为“机动舰队”或“突击舰队”,所以,这些称呼都是一回事,都是指可进行海上决战的主力部队。

就在高木将军奉命率领第5 航空战队打算进入上海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