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智能工厂 > 第581章 见缝插针

第581章 见缝插针(2/3)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住这样地狱般的场景。

实际这个数字对于中队中,哪怕是对由原地方军整编过来的“前科士兵”来说也都只算是小儿科。

甚至是原革命党中央军的部队也觉得太低,在当年两支部队和日本鬼子作战时,一场战斗下来,战损率轻易可以超过三成以,有些战役中,甚至是全营、全团甚至接近全师整灭的情况都有。

徐州会战中,有一些连队、营级单位愣是一个人都没有活着回来,从军官到伙夫,全部战死在和日本鬼子的战斗中!

一些部队在事后才发现,唯一的一些幸存者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后才算是保住了这个连、营的最后一点火种。i

当然,这种高伤亡率对于中国人来说,从另外一个角度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是一件让很多人辛酸的往事,除了宣扬战士们身的那种舍身为国的血性和豪气,更多的,是在这背后,是中国工业、科技落后于列强下的那种浓浓的无奈。

如果能有足够的大炮、坦克、飞机、军舰来制敌于国土之外,又有哪位指挥官愿意用着同一个战壕里扒饭吃的战士们的血肉去构筑抵抗外辱的城呢。

对于之前革命党在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和之间的争议,现在华联内部也都较为公允的确定了今后在历史、评价的基调,那就是正视历史,有功的不抹杀,有过的不偏袒。

姜瑞元虽然错误的判断了日本人在吃下东三省的野心膨胀速度,全力想真正统一全国和剿灭红门,但是在正面战场,还是有着超过五十位将军和几十万原中央军将士们在和日本鬼子正面作战时抛头颅洒热血的倒在了这片土地。

不过到了现在,曾经用血肉筑起抵抗外辱的辛酸历史已经过去,现在的中队,已经不再是为枪弹大炮而犯愁的军队。

现在的中队,已经由原先扛枪就是当兵的时代过渡到了必须要有足够的专业技能训练、有着一定化和素质的军队转变。

海军,这个作为技术含量高、需要体现和考验一个国家整体工业水平的军种,在之前陆军、空军那无限的光芒之后,逐渐的闪耀出自身那另对手恐怖的光芒!

清晨五时二十分,夏末的天空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能见度,虽然这个时间对于陆军来说将目标套到瞄准具中还有些勉强。

对于天空的飞机来说,海面那体型庞大的军舰已经能远远的能看见套进攻击瞄准环中。正是抓住了这个时间,中国远征舰队中,那些没有夜战能力的传统螺旋桨式攻击机群抓着这个时间踩着点的来到了美国舰队的空。

当密集的攻击机群出现在晨曦的天空中时,美国防御舰队司令现在掏出手枪自杀的心都有了。

战争就是见缝插针!

趁着美国海军舰队阵型大乱,中国的空军战机便立即赶来收割战场。

当美国人正在为中国人踩着最好的时间发动第三波攻击而犯愁时,在中国远征舰队中,一架架刚刚降落的喷气式战机正在紧锣密鼓的在各自的位置注油、装弹。

甲板、机库中是一片忙碌的身影,地勤人员们不断的从弹药库中用小车运载拖曳着一车车的弹药来到战机身旁,维修人员紧张而又细致的检查着飞机机身的每一个弹洞确认着飞机是否能够参加下一波的攻击任务。

飞行员休息室兼作战室里,飞行员们正交流着自己在之前有了多少战果和遗憾之事,那些因飞机受损而确定无法参加下一波攻击的飞行员们垂头丧气带着羡慕的眼光看着不断交流如何攻击更有效的飞行员们。

而那些导弹舰,正在远征舰队的补给舰的支援下,正紧锣密鼓的接收着一枚枚补充的反舰导弹,接收一枚检查一枚,检查一枚便快速装填一枚。

第一代的导弹舰除了四枚发射筒具中的反舰导弹之外,小身板的肚子里只能再备弹四发。至于那些体型万吨的新式导弹舰,即便它的备弹更多,可是为了保证饱和群体攻击的效果,它们也只有等待着第四、第五波时才能够全部发射出去。

期素质化、质量化建军的部队在经受过千锤百炼的日常训练后,一架架的战机在经过重新加油、装弹后迅速的重返蓝天,一枚枚反舰导弹在迅速的完成装填、数据录入后呼啸升空而去。

中国远征舰队的指挥官雷明泽就像一只头狼一样指挥着狼群觅食,凶狠狡诈,目光灼灼,一旦敌人露出疲态和破绽,就是他们枭首之时!

今天,在经过达七天的袭扰式攻击之后,中国远征舰队,终于再次露出了它那凶狠的利爪,不申则已,一伸惊人!

这一次海战,中国海军在没有空军轰炸机的掩护下,在世人面前淋漓尽致的战线了海军航空兵和未来导弹非视距作战以及精确作战的战斗模式!

轰隆一声巨响,又是一艘军舰遭到了中国人航空炸弹的拜访,带着无限的恐惧和绝望,魂归太平洋。

就在美国海军舰队的某一艘战舰,几乎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浮现在每一名海军士兵和军官的脸,还有心理。

“这是第几艘了?”

不知道,对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