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智能工厂 > 第六百四十九章 设计出炉

第六百四十九章 设计出炉(2/3)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己那样的吹捧他,如果他等会儿真的能够拿得出趁手的料的话,那就说明这小子还是有着真本事,并非单靠家世背景当上集团总裁的。

“我不是军人,但是我也喜欢研究军事。嘿嘿,这可能就是每个男孩从小都有的嗜好吧!所以平时我也算是比较关心国际军事方面的动向。这次你们来找我为军方研发一款新型的战斗车辆。说实话我很开心。”

然后陈永绵话锋一转:“但是我看了你们给出的条件和规格,我就有了些疑惑。根据你们提出的要求,这款车可以说是完全以装甲吉普车为蓝本打造的。我们也同时应该注意到,在世界军事格局发展到今天。尤其是在经过了世界第二次战争的检验后,我军作为世界军事最强国,对军车的要求已经有所改变了。”

“特别是远征澳大利亚以及南太平洋地区的南方诸军,其战术理念更加符合未来的发展需要。装甲吉普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军的需求了,就连南方的几个军区也正在谋求一种二代车。根据我所获知的情报,华南军区最新的需求,他们对新行战斗车辆的要求是,不但能够便捷的为军队满足运输转移的工作。还要能够提供强大的火力,和掩护的任务,所以我认为华军的新型战斗车辆应该兵定义为,新型的轻型装甲战斗车!而不光是仅仅局限在运输方面了。”

陈永绵开始和钱龙江侃侃而谈。而他的一番说法,也让陈永绵跟着频频点头,显然陈永绵的想法他也很认同。

其实南方军区那边的举动,北方军区这边还是相当敏感的,不过在一些消息上反而不如陈永绵这类“民间人士”灵通。

当然的。不是每个人都有陈泽这样的老爹,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天宇集团这样的后台。天宇集团的产业自然也涉及军工领域,并且与南方几大军区在科研领域上有着很深的合作,知道些内情也是不足为奇的。

“北方军区因为地势开阔。并且主要的战争经验就是与全盛时期的日本和苏俄,所以现在秉承的是前苏联时代的军事理念。主流观点还是大兵团作战。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现代战争的模式已经改变了。超视距战争的方式已经成为了主流。”

“而对于陆军的要求,则是更加直接和更加近距离的战斗。这样一来在旷野里发生大规模战斗的机会好像就不多了,可一旦发生更近距离的接触,也就意味着要发生更多的巷战。那么在这样的巷战模式中,东征军已经给我们展现了一种新型的战斗模式,那就是空地一体,由直升机和军车构成的空地结合的一种新式武装打击力量。”

“如此这样一来,我们原先为了老式战争而研发的那些装甲运输车,我觉得发挥作用的机会就不大了,毕竟在巷战那样的环境里,轻型装甲运兵车的块头还是显得有些笨拙,而且单车十人到十二人的装载方式也很容易,给队伍造成很大的伤亡。”

“目前战争的主流方式,就是战斗单位越发的小型化。我们既然暂时没有那么多的经费,能够给没四个人或者五个人配上一辆轻型装甲战斗车,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给六个人或者七个人配上一辆嘛!”

陈永绵根据他对未来军事发展的预判,开始对孙耀他们兜售起了自己对军事理念的了解。虽然他不能保证着一定对,但是让军方建立起一只实验意义的队伍,这也是很有意义的。

其实今年入秋以来,军方也一直在做,大伙都已经意识到国家武装的更新换代问题,以及由于经济发展为重导致的部队的经费不足,军方就开始寻求更加廉价而高效的武器装备。

其实这次军方来找他谋求一种新型的战斗车辆,他们的意思,有何尝不是如此?就是为了尝试和实验!

总不能继续将大量的金钱砸在重型坦克和履带式装甲运兵车上面吧,那简直是个无底洞!

与其这样,还不如开发更加廉价也符合小规模军事行动的复杂地形战斗车,快速的机动性和较好的防护能力相结合。

至少,日本这种不适合大兵团作战以及装甲部队集团化展开的区域,就让北方军区懊恼不已。就因为这个,更加适合崎岖地形作战的南方军区夺得了东征日本的资格,这些可都是战功啊!

陈永绵自然也清楚这些,他只不过是把这种新型更加灵活的。未来主流的步兵战斗方式,先提前介绍给北方军区的孙耀而已,而且避免他们再走弯路,直接上装甲防护更好。火力更强的装甲战兽。

陈永绵说的很,说的有点口干舌燥,于是拿起水杯喝了口水,而这时候对面的孙耀,也是低头沉思的摸样,他并没有看陈永绵,显然陈永绵刚刚所说的话,他是听进去了。

“而在这次的对日东征战争当中。我们也看到了,对我军伤害最大的就是路边炸弹或者是地雷这些武器,而我军之所以遭受到现在这样的损失,就是因为华南集团军的战车防护力不足。那么我们何必有要再走一遍这种设计的弯路呢?我们这次既然要开发新型战斗车辆。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前辈的经验,在注重运输力量的同时,在加强对我们的运输车辆的防护体系。”

陈永绵有接着说道,可是他话音刚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