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智能工厂 > 第六百五十二章 商业谈判

第六百五十二章 商业谈判(2/3)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价,最后价格定在了三百八十万华元,对方还会派工程师去春负责安装,以及技术培训,还有维护保养培训等等工作。

而且陈永绵也没和对方客气,他和对方签订了一份保障合同,那就以后要是他要扩大生产规模的时候。他必须继续采购锐金的产品,但是同等规模的生产线,对方的报价不得高于目前的三百八十万的报价。

如果有一方违反了合同,那么就要按照合同。赔偿给对方高额的违约金。

这份合同双方都非常满意,陈永绵得到了一条可以年产二十五万辆车的校平线,和送料线,而对方得到了三百十万,还有一份期的合同。

尽管陈永绵也知道,对方的报价不算低,可是现在他手里有的是现金和权限值。况且过段时间,甚至今后的几年里。华联经济大发展,国家的经济规模和物价水平可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到时候,得来的差价也就弥补了今天的损失,而锐金公司方面自然也清楚这一点。都是搞经济的,谁又是傻子呢?

反正现在赚的,就够补贴以后的那点点损失了,而以此来获得一个像陈永绵这样有前途的合伙人,难道还会吃亏不成?

那么有了现在这份合同的保障。对方今后的几年,几乎不可能再给他们的产品报上高价,要知道这份合同的违约赔偿金额,足足可以让这家公司破产。

所以目前看来。双方都对这份合作协议较为满意,同时也是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抱着乐观的态度。现在的中国人。已经从战争的胜利中逐步找回了自信,也找回了对未来的希望。并且对实业的发展,相当积极。

与锐金公司谈完了生意,陈永绵还要接着拜会另一家电子工业领域的龙头企业,那就是龙渊科技有限公司。

与华联的三大集团不同,龙渊和锐金这类并不出名的公司企业,他们并不是跨领域经营,资本也不比天宇集团这样的企业雄厚,民企自然也是被三大集团盖过。

但也因为如此,这些中上游企业专心经营自己的领域,对产品和技术发展精益求精,反而在有限的几个领域里,攀登到了巅峰的位置。

而且这家龙渊科技有限公司,其在中国国内的地位,在如今又与锐金公司不一样。龙渊无论是规模还是地位,都比锐金高出一筹,实力紧追三大集团的后面。

早期由经营电子类产品起家,并且专精于此,后来由于战争需求,专门生产导弹原件的龙渊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开始涉足其他领域。

不过大多是以电子产品有关的领域,还有一些精密设备仪器的生产,属于名气不大,却颇具影响力的综合性超大型企业。

龙渊公司可是华联目前精密机械和电气工程的超级工厂,他们光是在柳州的员工就有21万人,在全国范围内更是有28万8千人在这家公司效力。

龙渊的产品涉及到重工行业的各个领域,但是最大的产出还是汽车,他们是世界第一大的汽车技术产品的供应商。

现在华联军方很多在路上行驶的战车的车载电脑就是龙渊做出来的,还有在使用的安全防抱死系统,以及车身稳定系统,等等这些都是出自龙渊的旗下。

最这战争的介绍,以及国防部对军用设备的放宽限制,一些处于保密状态电子产品也获准进入民间商业领域。正是看到这个机会,陈永绵才会跑来与龙渊合作,一起生产中高档的商务车。

陈永绵这次来龙渊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龙渊原本为军方开发的“行车电脑”,还有车身电子稳定系统,以及一套非常大的高精密冲压设备生产线。

龙渊公司在苏州地区有工厂,在武汉也有华中地区的总部,可是这次因为陈永绵想要得到的东西有点特殊,所以他打算还是来总部这边洽谈比较划算,毕竟他的一些条件,在武汉的分部那边,那里的高管还是很难决定的。

在前段时候,陈永绵的秘书打电话最多,发电邮联系的最勤的就是这家龙渊公司了,之前双方甚至还开过好几次的视频见面会,对于此次谈判的目的,都有了充分的明确性,认识和准备。

抵达柳州的时候,已经是当地时间的晚上了,龙渊公司方面倒是很大方,直接派专人专车,将陈永绵一行人送去了订好的酒店休息。第二天再举行谈判。

第二天一早陈永绵就带着秘书抵达了龙渊的总部,同样先是在一名业务经理的带领下,参观了龙渊的生产线,了解了一下他们所需要的机械设备。

然后在转回到了会议室。双方开始谈判,同样是有十几名冲压设备的工程师在场,开始由陈永绵阐述自己的要求,然后龙渊方面再根据陈永绵这位大主顾的要求,来设计定夺。

同样是很快对方就拿出了以前曾经装备过的一些设计方案,给陈永绵看,他很快就选定了一套带有新技术的高精密度自动冲压生产线。

两条线分别适合大型外板件和内板件的生产,平均生产节拍为8.5次每分钟。其中的2号线的技术含量非常高,由2000t+1000t+800t+800t的冲压生产线串联构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