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智能工厂 > 第一千零一章 集团会议

第一千零一章 集团会议(2/3)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调集团所取得的成就:“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嘛,咱们毕竟还拿到了中低端市场,比过去可强得多了。”

王华明对此点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毕竟作为一个后起新秀,咱们能够在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上拿到订单,就已经很容易了。不过,前两天我和振华讨论过了,咱们需要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再向前跃进一步,到高端成套设备市场上去和陈陈氏斗一斗了。”

“这一点柳北锻压做得不错。”刘永灼指了指坐在自己对面的刘智,“刘智在这方面功不可没,从一开始选择的方向就很好,设计上达到了目前的先进水平,再加上成本优势。一下子就把龙渊公司给挤出局了。现在汽车冲压生产线的市场方面,我们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华扬重工最早收购柳北锻压机械厂,是出于响应国家关于振兴西南重工业基地的号召。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为了帮时任联邦政府经略委副会的何永年的忙。

当时华扬重工在柳州市收购的原国有企业有十家之多,花费的资金不多,但收编进来的企业总计有三万多职工。甚至超过了当时华扬重工集团本身的人数。

为了避免新进入的企业拖垮了整个集团,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些企业的业务与集团原先的业务都是分离的,甚至名字也保留了原来的样子,没有统一换成“华扬”的字号。

经过六七年的恢复的发展。如今这十家企业已经全部扭亏为盈,产品实现了升级换代,再不是过去那种奄奄一息的样子了。

其中像生产汽车冲压生产线的柳北锻压、生产焊接机器人的柳北电焊器材厂,产品都已经打入了国内和国际市场,成为华扬重工旗下的骨干企业。

到了这个时候,刘永灼也就懒得再去更改这些企业的名称了,只是在其前面冠上了华扬重工集团的帽子。比如柳北锻压如今的全名叫作中国华扬重型工业集团公司柳北锻压机械厂,其简称仍然是柳北锻厂。

听到刘永灼夸奖自己。刘智连忙谦虚道:“这个可不是我们柳北锻压厂一家的成绩。而是咱们整个华扬重工集团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奚总那边的机床公司给我们的帮助是最大的。”

“我承认刘智他们做得不错,我们化工设备公司这边也有几个新产品正在搞,如果搞成了……”熊述国一边向刘智点着头,一边嘟囔着替自己辩护起来。

“述国,我知道你们那几个产品。”刘永灼摆摆手。没有让熊述国继续说下去,他拿出一份件。说道:“各位,我手里有一份联邦经略计委正在编制的《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里面涉及到了一些联邦政府有意重点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的类别,我给大家念一念吧。”

“这些装备包括:清洁高效发电设备,超高压和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大型石油和石化装备,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大型高精度冶金成套设备,大型煤炭和大型露天矿设备,轨道交通装备,大型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大型施工机械,新型纺织机械,新型和大马力农业装备,电子及光伏制造装备,大型民用飞机,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成形加工装备,高档印刷机械。”

在刘永灼念这个目录的时候,集团办公室主任苏曼拿着一叠材料站起身来,给每位参会人员都发了一份,这份材料就是刘永灼所念目录的细节。

上面不但列出了各种装备的详细名称,甚至于装备需要达到的技术要求都写得明明白白的。

“好了,主要的就是这些,大家手里的材料上也都有,现在大家说说看,对于这个目录,有什么想法?”刘永灼最后这样说道。

众人如饥似渴地翻阅着这份材料,一个个眼睛里都发出了异样的光彩。

高温气冷核反应堆、百万千瓦水电设备、400毫米上的厚板冷轧机、直径10米以上的大型盾构机……

这些代表着装备工业最高水平的技术,原来只能存在于大家所的绝密资料中,现在终于出现在政府经略委编制的产品目录上了。

“太好了!经略委可算是干了一件人事了!”刘智率先拍着桌子喊道。

“你这是夸经略委吗?”刘永灼郁闷地问道。

刘智哈哈笑道:“刘总可别去向计委告状哦。我的意思是说,这份目录实在是霸气,这才像是一个工业大国应当搞的东西嘛。如果这张目录上的东西能够拿下来,咱们可就真的能够称为世界最强的工业帝国了。”

“这个说法我倒是赞成。”安浩宇嘻嘻笑着说道,和熊述国这些人相比,他算是小字辈了,所以被批判了也无所谓。

他挥着手上的材料对刘永灼说道:“刘总,我们的柳北锻压申请搞这上面列出来的大型轧钢设备,我知道这可是高利润的产品,一套轧机上亿华元呢。”

他这一开头。大家都意识到自己的角色了,国家大事可以放一放,还是先考虑一下本企业能够从这份单子里拿到什么好处吧。

参会的这些高管们。谁的手下都是上万职工,也算是一方诸侯了,大家的心思都在经营自己的小王国上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