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智能工厂 >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生产授权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生产授权(2/3)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发而闻名于世,就一个技术人员而言,李孝敏更加欣赏陈泽的经营格。

而兴华社那种一切向钱看的商业式作,并不是纯粹的企业家,反而更像是商人。在华夏联邦,以前是重农抑商,现在是重工抑商,社会意识形态也大体如此。

商人那种鼠目寸光式的利益追族手法,总让人不齿。

接下来的谈话。就比较有实际意义了,这也是廖一亲自跑来一趟的原因。

一年半之前,叶宜伟从科技协会的仓库里看到了rk67野蛮人的雄姿,就开始秘密着手准备。这“秘密”两个字可不是白叫的。就保密程度而言,一开始还是很成功的,瞒过了许多人。

要不是需要向最高议会提交一份预算申请表,恐怕连三大集团旗下的武器公司都要被蒙骗过去。

在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其实都是不看好这个所谓的强袭机甲的,天宇集团就是前车之鉴,本来还等着看叶宜伟的笑话。

谁知道,当第一批训练用机型交付军方使用的时候。所有对此保有成见的人都跌破了眼镜。别说实战用的机体了,哪怕是训练用的简化版“野蛮人”,也超乎了国家工业科技委员会所有专家的想象。

其中最尴尬的就是天宇集团,陈泽第一反应就是觉得不可能。但随后,考虑到古会的背后是钟泱,他又有些释然了。

现在,把廖一派出来,就是希望打感情牌。先来龙渊公司探探口,看双方有没有合作的可能性。

而廖一也确实没有白来,他今天,就和李孝敏谈下了发动机与内部电子设备的合同。是整个产品中附加值比较高的那部分了。

除了肌肉束和强袭机甲核心处理系统的主机芯片这两样以外,发动机和电子仪器。就占了利润的的大部分。

外部装甲的生产,早就交给了两家和军方有着密切关系的前国有企业。据说现在有不少持股人是军方的亲属。

关节和机体的内部骨架,这些都与芯片和肌肉束一样,是龙渊公司自行生产和销售。再剩下的,就只是一些边角料了。

能留给兴华社的,无非就是一些不太重要的部位,也是为了相应军方提出的需要将成本低廉化的这一要求。

至于青竹化工,获得的是强袭机甲标配燃油的生产配方和生产授权,以及弹药的订单。在这方面,李孝敏也并不打算吃独食。

而获得了燃气引擎的订单,还有一大堆需要装载在强袭机甲身上的电子仪器订单,包括了热成像仪,通讯器,以及小型雷达等这样的辅助设备。

别小看这些东西,全都是高附加值的商业产品,很多军火商,都是靠贩卖这样的武器发财的。

李孝敏还承诺,会考虑设计一种额外的武器平台,以能够兼容天宇集团所生产的毒刺导弹。这可是不小的人情,一旦机甲能够专门配备毒刺导弹,对于天宇集团而言,就又是一笔军事订单了。

在这样的轻松的气氛下,两人说说笑笑,就把合同的大致内容给谈定下来。

然而,廖一似乎并不满足,他认真的看着李孝敏说道:“我还听说,你们也在搞地球模拟器?”

以廖一的级别,对于“洪荒古域”这个虚拟网络系统的存在所知不多,仅仅认为那是一个强大的超级计算机系统而已,天宇集团也有自己的光电混合计算机,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但是从那二十个员中,陈泽又碰巧知道了当天的详情,这才意识到,科技协会似乎已经在虚拟网路领域上,走到了天宇集团的前面。

廖一连计划的真正名字都搞错了,可见信息的收集程度也很有限,李孝敏对此笑而不语。

“小李啊,虚拟网络技术,我们集团也一直在做,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互相合作嘛。”廖一看着李孝敏的表情,就知道对方肯定很有信息。

根据他对李孝敏的认识,知道对方并不是那种自大和浮夸的人,既然能有这样的表情,就说明整个项目早已胜券在握,现在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老廖,保密协定你是知道的,在你得到国防部的许可之前,我透露任何一个字都相当于叛国。”李孝敏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祭出了保密协定这张王牌。

至于廖一能否说服叶宜伟和国防部的其他官员,那就不关李孝敏的事了,总之一句话,项目的具体内容不能透露半个字。

“小李,项目的名字总可以说吧。”廖一倒是腆着老脸。死活不肯放弃,“我也不是要你泄露国家机密,我们两家公司之间,也可以就着虚拟网络的商业化运用前景而相互之间展开讨论与合作嘛。”

别看最近几年。天宇集团的商业盈利额有所下滑,现在已经跌落第三,与第一名的兴华社和第二名的青竹化工相比,都落后了不小的距离。

但这仅仅是商业销售上的落后,而在尖端技术的研发成就上,兴华社和青竹化工加在一起,也比不过天宇集团。

要不是陈泽将大部分的资金和人员都集中到了科研方面,公司的销售情况也不会下滑这么多。这也是企业的发展思路有所不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