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大明第一臣 > 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

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2/3)

上一页大明第一臣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万一碰上没良心的,不还要看手艺吗!

朱家军这边,奇才云集,奇葩朵朵……可也正是靠着这帮人,才把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弄得七七八八。

当然了,在苏州这边,不只是高启,还有徐贲、张羽、杨基等等人,甚至是施伯仁也不顾风险,潜回了苏州城,去找昔日的故交好友。

而且施伯仁还抽空去了妻子郑允端的坟前,坐了片刻。

或许这位著名的才女也想不到,自己文弱的丈夫,竟然有胆子深入敌方城池,大肆联络,放手施为……就连施伯仁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竟然有这个胆气!

其实也不要把敌人想得太强大了。

以朱家军对地方的掌控能力,尚且不能说疏而不漏,更不要提张士诚了。

只要胆大心细,运用聪明的头脑,就能从容应对,来去无忧。

施伯仁甚至抽空学会了易容术。

终于到了唱对台戏的日子了。

张士诚这边就不用说了,他不光自己来了,还把老娘也带来了,另外许多名士,悉数捧场。

大家伙凑在一起,先是夸奖了高明一顿,盛赞老爷子别具匠心,心思机巧,戏剧大有教化人心之功。

像女人就该如赵五娘似的,孝顺老人,奉养公婆,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朱家军讲什么女人入学,女人做事,女人为官,简直是大逆不道,该天打雷劈。

很快,大戏上演。

众人都耐心看着……首先演员选得就好,衣着扮相也好,唱腔优美,衣袖挥舞,恍然若神仙妃子。

惹得张士诚连连拍手,忍不住道:“青丘子,你说这样的戏,能不能胜过朱家军万倍?”

高启含笑点头,“何止万倍,云泥之别!”

张士诚连连点头,“高见!”

只是张士诚不知道,高启所说的云泥,正好和他理解相反。

其实戏曲当中演得悲剧,放在朱家军,几乎不会发生。

因为众所周知的一点,朱家军是给女人授田的,也是准许女人顶门立户的,光是这一点,蔡书生进京赶考,妻子在家里,耕种田地,照顾公婆,就没有什么好担忧的。

像什么榜下捉婿啊,停妻再娶啊,遭逢灾年,父母饿死……这一类的事情,都是朱家军极力整顿的。

不是说不会有,而是说朱家军一直在解决问题。

最讽刺的一件事发生了,高明老先生要拿这出戏跟朱家军唱对台戏,但是他的这出戏,反而证明了朱家军主张的必要性。

只有尊重了女人,才能解放男人,才能改变这个死气沉沉的世道。

高启想通了这一点,在场的也不乏聪明人,甚至就连台上唱戏的都在闲暇念叨,不管怎么糟蹋,就只能依来顺受,等着主子良心发现。

牛丞相父女回心转意,蔡书生和赵五娘,就要立刻感激涕零。

皇帝下旨褒奖,就忘了父母的死,忘了大缺大德。

这戏文写得再好,演得再惟妙惟肖,怎么都有点不顺心!

……

几乎与此同时,隔着一条街,在土地庙前的空地上,一个简陋的戏班子开始了演出。

这出戏也是演一个书生,他姓留,进京赶考,考上了状元,入朝为官,官至宰相……然后他也有三不从。

元军杀来,朝廷让他出战,他不从。

太后登门,请他出山,这才勉为其难。

随后元兵逼近杭州,城中军民要他留下来抗击敌人,他不从。

不待挽留,竟然直接逃回了家乡衢州。

元兵尾随杀来,家乡父老要他不要投降元廷,要保住气节。他抵死不从。

果然归顺了元廷,换了身官服,再做新官,成了大元的忠臣。

随后有一个人被俘虏,押送到了大都,正是大忠臣文天祥。

这位“三不从”拿着元廷赏赐,丞相的拜帖过来,只要投降,立刻入朝为官,封侯拜相,取丞相之女,洞房花烛,娇妻美妾,应有尽有。

而此刻文天祥站起来,厉声痛骂,“蒙古人灭我朝廷,夺我家园,国仇家恨,不共戴天,你忘了自己的父母吗?”

这位昂然道:“我已然带着妻子,去父母墓前哭拜祭祀,大元圣主褒奖我留氏一门,死后能得此等恩典,虽死无憾……你又何必一心求死,咱们沐浴皇恩,安享荣华富贵,岂不美哉!”

唱到了这里,围绕在戏台下面的百姓,已经恍然大悟!

乖乖,这个戏唱的是大奸贼留梦炎和文丞相啊!

这个事情倒是听说过,毕竟苏州是文脉昌隆之地,就是贩夫走卒,也是认几个字的。

但是这出戏究竟好在哪里呢?

只是寻常讽刺奸贼吗?

很快就有人点破了,想知道吗?

去那边瞧瞧,瞧瞧琵琶记演的是什么?

人们将信将疑,连忙过来,等看过之后,大家伙都恍然大悟!

好家伙,姓蔡的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明第一臣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