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大明第一臣 > 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复陕州

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复陕州(2/3)

上一页大明第一臣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命追贼的!”

守军顿时傻了,什么?

你们是追红贼的?

那刚刚那伙人怎么回事?

见这帮守军面面相觑,这位蒙古千户的鞭子甩的更响了,抽得他们爹妈乱叫。

“废物,大元朝都是别你们这些猪崽虫豸给害了!”

“快随我进城,去抓红贼!”

后面的骑兵跟着,也不容分说,直接冲了进去。

守门的士兵互相看了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谁是真的,谁是假的啊?

还是赶快上奏,看看大人怎么说吧!

这帮人还没等往城里去,竟然又有一队兵马冲杀过来。

难不成又来了蒙古骑兵?

这一次他们却是算错了,来的竟然是打着朱红大旗的明军,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不好,快关城门,赶快通报!”

有人扯吊桥,有人往城里跑。

结果没跑几步,正好看到了那个蒙古千户。

“大人,红贼来了!红贼杀来了!”

“是吗?”千户笑了笑,“我都知道了,你赶快去守门吧!”

这士兵正在回身,突然一道寒光,直接刺透了士兵的软肋,鲜血狂喷,摔在了地上。

千户嘿嘿一笑,“告诉你啊,没有元兵,全都是大明的人!”

“给我杀!”

这下子可热闹了,先冲进来的骑兵抢占城门,屠戮元军,随后大开城门,迎接外面的明军入城。

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朱文正,邓愈、赵德胜,他们就率领着人马,开进陕州。

进城之后,朱文正让人立刻贴出告示,严禁士兵,袭扰民宅,更不许抢夺百姓粮食财物。

下令之后,又让赵德胜去封锁仓库,查看粮饷,再让邓愈去清点船只,寻找渡河工具,最好能按照原计划,袭击解州,补充军粮。

还有,朱文正又把事先准备好的钱财拿出来,征用百姓屋舍,加强陕州城墙,挖掘壕沟,置办守城器械。

这么多的事情,乱麻一样,如果是普通的兵马,能做成一样,就很不错了。

搞不好就是鸡飞狗跳,人仰马翻。

但是落在明军头上,竟然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多年的苦训,总算是发挥了效果。

目睹这一切之后,朱文正稍微松了口气。

他骑着战马,巡视城防。

就在经过城中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座破旧的庙宇,很简陋,只要两三间屋子大小,在牌匾上,依稀能看出几个字……忠烈祠堂。

庙宇正殿,供着一位身着铠甲的将军,他似乎是坐在什么地方上,手里拿着酒壶,眼神睥睨,看着外面。

而就在将军斑驳的神像后面,藏着数十名衣衫褴褛的流民,正瑟瑟发抖,从外面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朱文正不知道这是什么所在,但是却不愿意扰民,就让人冲着里面喊道:“用不着藏着了,都能看得到!我们是大明王师,你们愿意留下来,回头去登记造册,能领一份口粮。不愿意留下来,也出来吧!会安排人,护送你们出城的。”

“这里就要打仗了,能跑多远就跑多远吧!我们不伤害百姓,可元军却是未必了。”

朱文正交代完毕,又去巡逻其他地方,明军将士,果然没有为难里面的人。

过了好一会儿,终于有人仗着胆子走了出来,他们看了看外面,又回头看了眼神龛上的将军,忍不住扑倒地上,磕头作响。

“多谢李观察,叩谢观察爷爷救命!”

这些人从庙里出来,遇到了其他百姓,提到了刚刚的经过,百姓感慨万千,果然李观察神威如天,庇护黎民。

此刻要走,哪里又是安乐净土啊?

或许留在陕州,靠着李观察庇护,没准还能侥幸活命。

越来越多的人,都在传说着李观察的大名……渐渐的,朱文正也听人说了。

他下令找几个明白事理的老人,询问情况。

不多时,果然有几个老人过来,战战兢兢,向朱文正诉说这座忠烈祠堂的来历……原来当初靖康之耻,金人南下,山河破碎,江山易主……李彦仙率领兵马,光复陕州之地,堪称一片失败当中,为数不多的胜利。

而且陕州扼守关中东出要路,又阻挡河东方向南下。

就像是一枚钉子,死死钉在了中原大地上。

李彦仙光复陕州之后,就在此地死守,阻挡金人。

面对十万金兵围攻,李彦仙指挥若定,守卫陕州达一年之久。

城里粮食吃光,就以马吃的豆子充饥,李彦仙将豆子分给手下将士,自己只喝煮豆的汤……最后逼得金国第一神将完颜娄室大军猛攻,李彦仙兵败不屈,投河而死。

由于李彦仙死得壮烈,南宋朝廷想要在商州,陕州,建庙祭祀。

无奈陕州和商州最后都落到了金人手里,就只能在阆州建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明第一臣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