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竞技小说 > 明末钢铁大亨 > 1172、九原城之战三

1172、九原城之战三(2/4)

上一页明末钢铁大亨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把杨凡夸的好的不能再好了。

既然,他们这么有职业操守,收钱一定办事,杨凡自然也不会亏待他们。

虽然,崇祯对杨凡的戒心与日俱增,但是,杨凡办的每一件事,数千里之外,京营里每一天发生什么,皇帝都一清二楚。

在这种文官、锦衣卫、东厂、御马监、勋贵叠床架屋的机构下,根本没有任何秘密可言。一切对各方势力几乎都是透明的。

所以,崇祯还是比较安心的把京营放在杨凡那里的。

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打完了漠南,把京营调回来。剥夺杨凡的兵权,让他去新设立的绥远行省任最高武官。出任绥远都指挥使司的都司。

杨凡的功劳也该给封个侯爵了。拿下漠南也是名至实归。

出兵之前,他算计好了。

察哈尔人和建奴打的不可开交。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林丹汗腾不出手来。而喀尔喀太远,隔着大漠,他们这两年干旱的厉害,实力大减。而东蒙古隔着察哈尔。

所以,大明拿下漠南,就算是吃进嘴里的肉了。

崇祯长叹一声,可惜啊,天算不如人算。

现在的漠西蒙古,那些台吉和汗王们,居然不知道脑子受了什么刺激。

他们都被鞑靼人暴打,然后赶到西域一百多年了。现在居然高喊着,要为漠南的兄弟复仇。绝对不容许大明占领漠南。

而且绰罗斯家族仍然一呼百应,连天山以南的叶尔羌、阿拉善残部、青海海西蒙古残部、永谢布部、甚至关西七部,喀尔喀的札萨克图汗都纷纷相应。

数十万大军东进。现在九原城已经成了激烈战斗的前线。杨凡和京营大军已经被拖在那里了。

崇祯听到这个消息时,是一脸懵逼。谁能告诉我,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

他们不是和鞑靼人是世仇吗。也先不是被鞑靼人阴谋刺杀的吗。

绰罗斯家族不是被俺答汗、达延汗的子孙反复蹂躏吗。他们不是几代人的反抗,才推翻了达延汗的子孙阿拉坦汗统治漠西蒙古的传承吗。

大明为他们复仇。这些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狼心狗肺的狗东西。

居然反过来,要咬大明一口。

他们不记得当年,顺义王一系,那些仗着

黄金家族血脉,欺压他们的往事了吗。当年土默特铁骑,有事没事就去中亚,打他们一顿的血泪史了吗。

可是,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他们的大军已经来了。

京营被拖在了九原城,动弹不得。

崇祯就没有在对外关系的判断上,对过哪怕一次。

从登基之初的对察哈尔人的错误政策,到现在对漠西蒙古的动向判断。全都是错的。

几盏马灯调到最大亮度,把帐篷里照的亮如白昼。杨凡现在布置的是佛晓时刻,大军渡过黄河,突击叶尔羌汗国的大军。

现在由于黄河的阻隔,三万人叶尔羌步骑兵大军,实际上是一支孤军。

漠西蒙古诸部来不及支援他们。而嘉峪关西的关西七部,停留在贺兰山西侧,用来从侧翼威胁宁夏镇的守军,让他们不敢北上攻击后套和支援九原城。

所以,他们孤悬在河南地。他们只有三万步骑兵,杨凡可以调动全部的京营,兵力有二比一的优势。

杨凡决定,先打一个时间差。

把九原城交给团练守卫。自己带着六万京营和家丁团,强渡黄河,在攻城战打响前,先歼灭叶尔羌大军。以此震慑这些气焰嚣张的中亚恶霸们。

黄河的河道,掩盖在一片黑暗中。

今夜没有月亮,是一个阴天。而且呼啸的大风,遮蔽了工兵在修建浮桥的声音。

对岸一片黑暗,蒙古人的哨兵偶尔从河边骑马巡逻走过。

河南五里的大营更是一片黑暗,所有人都在睡觉。这个年代渡河可不是容易得事情。

他们从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来这里,是带着大量的羊皮筏子的。一路上遇见河流,就靠着这个渡河。

这东西非常的轻,和气球一样,平时堆叠着放在马车上。需要时,吹气进去,把口扎紧。把羊皮口袋,捆扎在竹竿编制的网格上,就可以划着船桨渡河。

他们是昨天到的,今日整个白天都在扎营。加上长途的行军,更是人困马乏。他们不认为隔着黄河天险,京营能过来打他们,而不被他们的斥候发现。所以都睡得非常死。

三座浮桥,一点点的向着北岸延伸。六万京营已经做好了准备。就等浮桥修好,就直扑河南地。

大帐中,杨凡左右看看,心里不禁叹了口气。

他的身边全是勋贵子弟。

都是公候伯家的长子嫡孙。将来要继承爵位的第一人选。

这些人选是崇祯钦定的。基本上,在中军的都是公爵家庭出身。做团长的都是侯爵家庭出身,做营长的都是伯爵家庭出身。

好吧,大明也是个拼爹的时代。这个年代是讲出身和等级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明末钢铁大亨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