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二百零三章 和全体国民捆绑利益

第二百零三章 和全体国民捆绑利益(2/3)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要按照朝廷的开矿税缴纳税费,那黄金也随便他开采!”

朱瀚的这个平息债券在到期之后可以选择领取本金和利息,也可以主动选择去辽阳行省领取土地。

历史上的美丽国进军西部运动,虽然没有什么平西债券的名头,但对于土地的归属权问题,基本和朱瀚一样的处理。

别看大明现在是刚刚开国不久,在蒙古人统治下,中原的人口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但是因为朱瀚给大明制定了非常适合的国策,还有大批优良高产庄稼的推广,再加上各种先进医术药物的使用,中原地区人口数量大爆炸肯定会被比历史上大大提前。

如果不能早一点未雨绸缪,布局将来,一旦等到中原人口超出土地的承载能力,要出人地矛盾,那必然会出现可怕的聚众起义。

一旦陷入可怕的战争当中,大明好不容易踏入正轨的近代化步伐恐怕就要为之停止。

如果现在这个平西债券试验取得成功,那么纪委朝廷开发了一个新的资金募集渠道,又为开发辽阳黑土地,避免中原人口过载,提供了新的方法。

将来的大明朝廷就可以利用这种债券地契法,大量开发南洋、西域、新大陆的土地。

在得知朱瀚的良苦用心之下,老哥朱元璋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这个平西债券的发行。

朱瀚兄弟二人一番商议之后决定在应天,北平,西安,开封,杭州,苏州,广州,泉州,汉阳等地一起发行平西债券。

大明朝廷的平西债券第一期,总共发行五百万两银子,债券最小面值为一两银子,最大面值为一千两银子。

大明朝廷的这个债券,不仅有辽阳行省的肥沃土地做抵押,而且每年能够给到一分银子的利息。

要知道许多辛辛苦苦的生意人,去掉全家人和伙计的吃喝拉撒,一年到头也未必有十分之一的利润,毕竟很多生意人是有亏本的存在。

而朝廷的这些平西债券却是这么的诱人,只需买上一百两银子的债券,每年就可以分到十两银子的红利。

等债券到期,如果不是很缺银子的话,还可以到辽阳行省领取一大片的土地。

听说辽阳先生那里遍地都是珍奇的野兽,肥沃的黑土地和充满金矿的河流山川。

大明平西债券一经推出,立刻就在这些城市当中引爆了所有百姓的话题焦点。

有些人觉得朝廷向百姓借钱,无论是何目的和用途,也不管有什么抵押不抵押,那通通都是搜刮民脂民膏。

不过持有这种看法的人只是占据一小部分,而且还会受到大多数人的鄙夷嘲笑。

“大明朝廷与历朝历代就是不一样,我听说京师应天国库当中的金银都堆积成山了,却还变着名头搞出这个平西债券,为的是什么呀?你们知道吗?”

苏州的茶楼内,一群衣着光鲜的富裕百姓们,都坐在自己的茶桌前听着一名儒雅的商人高谈阔论。

只听这个获得所有人瞩目的商人,继续说到。

“这还不是朝廷心系百姓,明明不缺银子,却搞出这么一个平西债券,为的就是让利于百姓,谁肯借钱给朝廷,那就是大大的义民,让一名得一些好处,那将来必然会有更多的义民!”

在各个大城市的民间舆论中心,这些消息灵通者无不在谈话侃大山当中,诉说着朝廷发布平西债券的良苦用心。

在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是真正有真知灼见的,也有一些人是朱瀚刻意安排的。

民间舆论是非常能够影响人心,算是一个隐形的战场。

如果不把这个战场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产生的真空地带必然会有其他人去占据。

在这一次平西债券的发行当中,朱瀚安排的这些舆论导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百万两银子的平西债券,仅仅用了不到三天就销售一空。

还有大批大批的“义民”手里拿着银子,却无法买到这些债券。

老哥朱元璋根朱瀚微服私访,在应天府的债券发行衙门亲眼目睹了成百上千排队购买债券的义民。

五百万两银子对于偌大的义民群体,简直是微不足道。

所以为了满足广大百姓们对于拥护朝廷的热情,大明朝廷又陆续发行了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平西债券。

总共三期债券,一共是一千五百万两银子。

也就是说大明朝廷准备用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的军费来消灭占据西南的陈友谅。

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几乎相当于大明朝廷一年的正税收入。

这么庞大的一笔军费,几乎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天下人,大明就打算用海量的军力财力,稳扎稳打吃掉陈友谅。

大明劫二连三的平西债券发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