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明国土扩张

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明国土扩张(2/3)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实现四两拨千斤的金融杠杆,用最少的钱,为大明办最大的事。

朱瀚在苏州、松州、湖州和杭州等地一连巡视了一个多月,先后说服了十几家大商号。

再加上七海商社本身抽调的人力物力,朱瀚规划的大明银行基本就初步完备。

回到应天府后,老哥朱元章得知如此迅速,也是非常的意外。

“七五,你这也太快了,再过一个月,岂不是就能发明大明宝钞了啊?”朱元章一脸期待的问道。

朱瀚早已经命令画师和工匠们制作好了大明宝钞的凋版,并且还制作出了工艺精美的成品。

朱元章对这些印着洪武年号的大明宝钞很是喜欢,恨不得立刻就让这些大明宝钞流通天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个月恐怕还是有些着急了,我想要先派人去草原上建立好大明银行的商号,然后再正式开始发行大明宝钞,毕竟现在最适合试点的地方,那就是草原上了。”朱瀚说道。

如今的蒙古草原,因为大明朝廷的强力干预,已经把各个部落首领和王公一扫而空,对草原牧民有了极强的控制能力。

而且,最近几年,因为朱瀚提供了一大批高品质羊毛的绵羊。

让草原牧民们一个个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几个每一个牧民都因为售卖高品质的羊毛发了财。

所有,大明银行在草原试点,乃是最合适的地方。

牧民们有钱,但需要的是各种实用的物资,多余的金银对他们根本没有用,还要担心自己受到偷盗抢劫。

而如果有了大明宝钞,那就非常方便多了,无论多少宝钞都可以轻轻松松携带在身上。

朱瀚与老哥朱元章商量完了大明银行的事情,刚想要去后殿用膳,门外的内廷太监就进来禀报。

“禀告陛下,左丞相李善长和右丞相刘伯温求见!”

“让他们进来吧!”老哥朱元章澹澹的说道。

他这个人一门心思扑在朝政上,为了召见大臣不吃饭都是常有的事情。

朱瀚倒是饿的肚子咕咕叫,只能陪着老哥一起。

很快,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个人就一起走了进来。

“参见陛下!”

“参见英王殿下!”

对于两个人行礼,朱元章随手一挥,就免了他俩行礼。

“你们两个人,一起来见咱是什么事儿啊?”朱元章问道。

李善长率先说道:“陛下,臣是来给陛下贺喜的!”

“贺喜?什么喜事?”朱元章问道。

“盛世滋丁的大喜啊!”刘伯温紧跟着说道。

原来,大明朝廷不久之前,根据朱瀚的建议,组织了大明朝第一次的人口普查。

今日朝中内阁把各地数据汇总,得到了一个令所有人惊讶的数目。

大明王朝国泰民安,经年已无战事困扰,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国力发展的迅速,人口也开始爆炸式的增长起来。

短短几年的时间,竟然已经增长到了现在近两亿人口。

这还是朝廷上下粗略普查的结果。

相信要是再算上一些山民,以前的逃民等等,绝对是超过两亿人数的。

这些年人口之所以增长如此迅速,也是因为朱瀚这几年大力推广玉米,马铃薯,地瓜等农作物。

这大大的缓解了百姓们生存的压力。

这些粮种产量极高,尽管味道不好,可是百姓们都能够吃饱。

没有战乱,吏治清明,能吃饱穿暖,自然而然的人口发展就会大大加快!

不过,这些虽然能够当主粮替代品,但没有办法和水稻小麦粟米相比。

“真的吗?太好了,快给咱看看文书!”朱元章高兴的说道。

对于大明现在剧增的人口,老哥朱元章是越看越高兴。

不过,一旁的朱瀚却是有自己考虑。

“二位,大明人口增长这么快,各地衙门也应该普查到了许多隐患和问题了吧?”朱瀚向李善长和刘伯温问道。

膨胀到两亿多的人口,中原各地人口已经很密集了,百姓的生存空间自然也开始缩小。

李善长和刘伯温自然而然的也察觉了这个问题。

尽管看着这个问题好像才刚刚展露出一点头角。

不过却不能够忽视它。

两位宰相不敢怠慢,马上向朱瀚汇报了各地衙门反应的各种问题。

朱瀚听完后,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大明百姓现在不用忍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