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年纪不大,这官场习气倒是足得很!”
李曦笑笑,不予理会。
因为他已经看到了协助擒拿完韦闵等人之后正自大步走过来的高升与李光弼。
他脸上露出一份坦诚的笑容来,大笑拱,道:“不曾想到啊,光弼兄竟是身如此不凡,今曰之事,多亏我兄了。此间已经不足饮酒,不如你我换个地方,畅饮几杯,可好?”
李光弼闻言也是哈哈大笑,“某正有此意,只是得知大人身份,还怕高攀不上呢!”
*****************************************************************************京兆府,二衙。
裴耀卿正在伏案处理公务,不时地在文案上圈圈点点,还有一些,他要亲自下一些批注和指示,在他的左边,是一摞等待处理的本案牍,在他的右边更高的那一摞,则是已经处理完了的,有些本之中还夹着一张纸条,那就是他特意写的指示。
每过一个时辰,就会有皂隶进房来取走这些公文,及时的发派各处,以不耽误各曹办事。
后世官场之中有句俗话,叫做“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所以这历来居官,同等级之中,都是以京城的地方官为品级最高,地位最显贵,但是也以京城的地方官最为难做。
此时大唐虽然没有这句俗语,但道理却是一样的。
京兆府,乃是天子之都,可以说,无论大事小事,巨细靡遗的都在朝廷诸公的眼皮子底下,丁点儿都大意不得,一个不留神,哪怕只是天阴下雨坏了路,第二天都有可能有御史上奏折批你,说你京兆府修路不勤,无视民生。而究其原因,却只不过是因为那位御史大人坐马车出行的时候给颠了一下,心中很是不爽而已。
裴耀卿年轻的时候曾经担任过长安令,深知在京城做地方官的不易,这京兆府尹的位子虽然看上去荣耀,但是却极不好做,因此自打上任以来,便极是勤勉小心,所幸自他上任以来,倒是不曾出过什么太大的纰漏,在历任京朝府尹之中,已是足可称为一员难得的能吏了。
此时,他批完了一份公文,正在伸个懒腰喝口茶的功夫,外边却是突然有人道:“府尹大人,下官黄双全求见。”
裴耀卿揉了揉腕,道:“福禄啊,快进来吧!”
这黄双全本名黄福禄,字双全,后来他嫌福禄二字不雅,便请裴耀卿这位上官赐个名字,裴耀卿便干脆给他改名双全,字福禄,然后便一直沿用下来,倒是一笑。
此人年轻时也是个惯有才华,自诩甚高的人物,后来只因科考场中屡试不中,自己渐渐失了那份锋芒,便托人入了时任济州刺史的裴耀卿的幕下,并随后就逐渐成为裴耀卿最为重要的幕僚之一。裴耀卿知道此人善变,有权谋,而且精擅法律,因此出任京兆府尹之后,便保荐他出任了京兆府法曹的司法参军事,官居正七品下,成为裴耀卿治理长安的锋线人物。
此时黄双全应声推门而入,又见过了礼,裴耀卿便笑着让他自坐。
黄双全道了谢,却是不坐。
裴耀卿也不让他,只是问:“事情安排的如何了?都妥当了么?”
黄双全道:“回恩主大人,门下都已经安排妥当了。一应人等,全部收押,那位韦公子单独一个牢房,好生照应着,所有带伤之人,一律延请名医为其治疗,恩主大人放心便是。只是,有件事情还需要请大人定夺,这韦闵……到底该定个什么罪过才好?”
两人是多年相得的老关系,说话自然没有什么拐弯抹角的遮掩。
这韦闵入狱,若只是论起他的罪过,对于裴耀卿这等人物来说,是根本就不需要亲自处理的,但是事涉他的父亲太常卿韦縚,而且又是在这个新相悬而未决的当口,这件事自然就变得无比重要了起来。
而这韦闵,也就成了必须要被裴耀卿牢牢握在中的一枚重要棋子。
略想了想,裴耀卿道:“要有罪,但是……罪不至死!”
黄双全闻言低头思量片刻,不免心神摇动地点了点头,露出一副会意的笑容,道:“门下晓得该怎么处理了。”
裴耀卿闻言点点头,又道:“还有一事,你要省的,在新任宰相的人选尚未决出之前,这件案子,且先不要判死了,但是,声势要闹起来。你可明白么?”
黄双全闻言又想了想,心里明白自家大人这是要看看风色如何才好下决定,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