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历史小说 > 国士衣山尽 > 第607章 傅青主

第607章 傅青主(2/3)

上一页国士衣山尽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这是其一,其二,此人有点俗气。他见闻是广,从他谈话中可以听出,这个傅青主早年已经游历过天下的。只不过,同其他读书人一说起话来就子曰诗云,风雅得体不同,此人开口闭口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八卦、小道消息、家长里短、路边社政治新闻,跟后世的小报记者没什么区别。而且,这人有个特点,和人交谈的时候喜欢走神,说着说着,就不知道思路跑什么地方去了。

最最叫人反感的是,这家伙还不停地暗示自己家贫,这次又落了难,请孙大将军资助。

君子有通财之谊嘛,不过,把话说得如此明显,还是让人接受不能。

见传说中的傅青主如此不堪,孙元略微有些失望。可转念一想,人无完人,尤其是像他这种天才一般的人物,性格必定是有缺陷的。我用的是他的医术,至于他人品如何,是否贪婪,又关我什么事。

实际上,明末书生道德败坏也不鲜见,王朝末世礼崩乐坏,可没多少君子,否则也不会出现山人这种饮食诈骗犯了。

所谓山人,原本指隐居山林不出仕不染尘埃的陶渊明那样的高人。可到了明末,随着知识的进一步普及,有功名的读书人越来越多,可官位却只那么点。于是,不少知识分子得不到安置,就散落在民间。

读书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且读书又是一件需要耗费大量钱财的事情。若是不能做官,很多人除了能吟几句诗,做几篇四平八稳的八股文,却不懂得其他生计。于是,这些书生们便打着游学的旗号,游走于名门富户打秋风维持生计。如刘宇亮这种阁老相府,自然是山人们的首选目标。

但凡混到做山人地步的书生,个人财务上都是一塌糊涂,对于黄白之物着紧,也可以理解。

唯一让孙元不理解的是,傅山医术既然如此了得,随便开个医馆,要想混个明朝的中产阶级,应该不是难事,干嘛要跑来打抽丰?

可转念一想,却立即明白。如傅山这种知识分子,身段本高,又有功名在身,自然放不下面子去做郎中。再说,做医生那么辛苦,那比得做山人,陪别人吃一台酒,做做文会,念几句诗来钱快,而且既有面子又能出名?

而且,据真实历史记载,傅山所著的医书《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来看,此人的的医学只直奔下三路而去的,主攻生殖泌尿。你一个男郎中开医馆当接生婆象话吗,若是传了出去,还不被士林同窗笑掉大牙?

对于用人,孙元本着唯才是举的原则,不怕你有缺点有爱好,就怕你没本事。

在这几日之内,他又是陪傅青主吃酒,又是送东西,将关系弄得极好,准备等到自己独领一镇的事情弄妥之后,就延聘他随自己回扬州做宁乡军的幕僚。

这一日,孙元崔师傅命手下银匠打造的一整套医疗器械终于弄好,给他送了过来。

这些器械都是孙元凭借记忆绘制的,什么止血钳、手术刀、持针钳、角形绷带剪、拆线剪、手术剪……一大堆,装进一口小牛皮包里。

对于这些玩意儿在外科手术中具体有什么用处,孙元也懒得费心,准备到时候一并扔给加西亚,叫他自己琢磨。

崔师傅知道孙将军不差钱,这些器械都是用百练精钢制成,亮闪闪如同艺术品一般,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称得上是削铁如泥。

老崔有心显摆,在器械的手柄上还包了金影,镂刻雕花,一看就不是凡品。、

实际上,因为都是手工制作,又用的是上好材料,即便是一把普通的剪子,也需耗费五两银子,这些玩意儿已经不是手术器械,而是首饰。

傅青主本是医学大拿,自然看得出这些东西的价值,就老实不客气地送孙元手头讨了去。孙元心中虽然不情愿,可却不知道该怎么拒绝。

此事却惹恼了进城来拜见孙元的犟驴子等人,立即约了傅青主在这间荒僻的小院子里说话,要教训教训这个不开眼的篾片相公。

这个傅青主倒也干脆,一句话也没说,就点头同意了。

此事却被余祥听到了,见自家将军热心笼络的傅先生要同犟驴子等人打架,生怕他吃了苦头,急忙跑去孙元那里报告,请将军出面制止。否则,以蒋将军和温将军等人的操性,一旦动起手来,非将傅秀才给打坏了不可。

“什么,傅青主同意和驴子他们比试了!”孙元听到消息后猛地跳了起来,然后心中一阵激动,叫道:“果然是,果然是,我就说傅青主肯定懂武术的,而且很有可能是一代大宗师!”

像前世孙元那个年纪的人,谁没听说过傅青主的名字。要知道在梁羽生武侠小说《七剑下天山》中,他就是一个宗师级的高手,真若算起来,和书中第一高手凌未风、楚昭南应该在伯仲之间。

而且,此人医术极为了得,简直就是金庸小说中黄药师的另外一个版本。

这种热闹,不看白不看。

傅山医术了得,学问出众,如果再是一个武学高手,若是纳入宁乡军之中,我孙元就是拣到宝贝了。

此人俗气些又如何,爱财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国士衣山尽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