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唔,这样才对!”我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
自本家入主四国岛以来,整个岛上都繁荣了很多,前几年的时候,我颁下“四国普请令”,让诸国在国中修建官道,将四国紧紧联接了起来。整条官道的主干部分,因为大致是沿着佛家“四国遍路”巡礼(曰本佛家第一巡礼)的路线,在民间被称为“遍路道”或者“吉良道”,从发心道场阿波国到修行道场土佐国,然后再到菩提道场伊予国,最终到达涅槃道场讃岐国,也就是曰本佛家第一人、真言宗开祖弘法大师空海出生之地。
我想,有了这条“遍路道”,至少那些巡礼的僧人和信众是轻松多了。不知道那些巡礼的僧人信众们,会不会因为失去了原本的修行价值而介意呢?反正,四国之间的繁荣离不开这条官道,我在领内的军事调动也变得极为快捷。
沿官道越过四国中央山脉,八千土佐军势很快到达宇多津港,和其余三国的军势汇合。在海港南面的宇多津城中,我按照约定为细川六郎元服,取名细川六郎景之。原本我曾经打算为他冠上预定给他的通名“景五郎”,不过考虑到细川真之的感受,我放弃了这个打算,依然让他保持着阿波细川家历代相传的“六郎”通名。至于赐予他“景”字,倒没什么问题,反正按照我的赐名习惯,像细川家、大内家这样的非亲缘家族,和极为亲近的仁木、上川两连枝家及嫡女女婿蜂须贺景胜一样,都是赐予下字“景”为上字(当然意义有些不同,前者是作为我名字的下字,后者是作为吉良家的新通字),反倒是像井伊宣直、石谷宣政、蒲生宣秀这样的养子、外甥或庶女女婿赐予上字“宣”,以示和本家的亲缘。所以,在知情人看来,细川景之是和仁木、上川一样的连枝家;而在我正式宣布细川家的家格前,大部分人都只会以为他是像其余有力家臣一样,拜领我的下字而已。
趁着这个会,我将讃岐国封给了细川真之,以奖励他这些年来的忠诚奉公。这样一来,细川家的领地就超过了三十万石,也正好和我预定给连枝家的领地规模相符。
作为东土佐守护和土佐[***]势的大将,景重也自然参加了仪式,而且理所当然的坐在了最前一排。当我拿起乌帽子,替细川景之戴道头上,并且出示写有“景之”两汉字的判纸时,他神秘的偷笑着,不住的向我挤眉弄眼,让我差点也忍俊不禁,只好更加严肃的板起脸,完成了整个加冠和命名过程。
因为知道细川景之的真实血缘,景重和他特别的亲近,而景之也很快和这个“在仪式上向他挤眉弄眼”的孩子混熟了。毕竟,整个出征军势中,只有他们两个孩子,而且都居于高位,也同样要进行初阵。
完成这件事情,我也差不多要返回土佐了。临行之前,我把细川真之请来,拜托他好好照顾两个孩子,并且找个合适的会让两人亲自上阵体验一下,以完成各自的初阵。
“这是臣下的分内之事,”细川真之承诺道。因为接受了我的赐封,他正式成为本家的国持重臣,也就改变了作为与力和附庸时的称呼:“不过,如果战事激烈,为了他俩的安全,只好就放弃让他们进行初阵的计划了。”
“你决定就行。不过依我来看,你们经历的战事不会很多,也不会很剧烈,”我随意的说道,无论是语气还是心情都非常的轻松,“毕竟,无论是吉川家还是宇喜多家都知道,他们不过是我和筑前守在台前的代理而已,真正的战事走向,要由我和筑前守来决定。如果我先压服了毛利家,吉川元春自然不得不先行退回,等待筑前守出阵;而如果筑前守出阵了,他们就会顺势归至麾下,美作国的争端,也将由幕后的吉良、羽良两方进行博弈来决定,或者就干脆各归其主,展开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决战……宇喜多家的立场,也和吉川家差不多,而你们更是站在宇喜多家身后,自然不会遇到什么大的战事。”
“殿下这么说,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细川真之点头道。他跟随我近十年,从来都没见过错判过形势,对于我的判断,他简直是达到了盲从的程度,比对他自己的判断还要信任得多。
“那么,就祝你……一路顺风吧!”我笑着对他说。
既然不会发生什么战事,那么就没必要“武运长久”,只需要“一路顺风”就可以了!
我心里这样想到。
差不多在我前来宇多津港的时候,长门国的岛津义弘、山内康丰接到了我的命令书。他们很快就集结好军势,奉命向周防国发动了攻势。毛利家守备周防国的吉川经家自然不甘示弱,立刻以山口高岭城为据点展开了反击。双方在边境大打出,吉川经家不敌岛津义弘,战线渐渐向周防国内部移去,而在两方的背后,是急速赶来的中九州三[***]势和毛利家援军。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