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战略性资源,那么多数学问题物理问题都要求证,一个数算下来就是四五天的时间,大家一起排队等呗,还能怎么样。
可就算是十几台超级计算机永不停歇的运行,想要让科研实力整体获得进步,在短期内也是不现实的。
尤其是宇宙背景辐射,目前人类的可观测宇宙半径465亿光年,这么大的面积,要用多少算力?
而物理学上的时空弯曲和大质量的星球体积运算,包括光子飞行速度,动辄就是3*10的8次方千米每小时的,这玩意都是必须要用计算机算力进行的。
不解决这个,科技很难再度进步。
而现在,量子计算机的诞生,无疑会极大的推动这些方面的进步。
那些看起来复杂至极的数学公式,可能用量子计算机,三四秒的时间就能解决,如果用柳萧的话说,等量子计算机零件的精确度再次提升后,或许全世界目前的数学问题加起来,也就那么几秒钟时间就搞定了。
而什么宇宙背景辐射的详细图解,估计也用不了多少时间,最多一两天时间就能完全解析出来。
人类现在的天文观测,一方面靠的是望远镜测可见光,而后测这个光反射过来的时间来计算距离,另一方面则是靠宇宙微观背景辐射来测算宇宙年龄,再就是通过半衰期极长的粒子来测定。
而目前的天文学家,都是在测量大致的数。
比如有一个数是十三位乱码,那计算的时候就会把它约等于一个数字后边跟十二个零,再用它除以约等于的光速,也就是3*10的8次方。
零和零约掉,其实就变成了一个万位数除以三,这样就好算了。
在宇宙尺度上,这样的误差虽然不允许存在,但大家都没办法,能计算出大致的坐标就算是不错了,反正宇宙一直都在加速膨胀,今天还在那,明天不知道就在哪了。
可自我安慰归自我安慰,能测算出具体数字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而放到小我上,各个企业的运行,都少不了算力。
尤其是现在慢慢进入到了电子货币的时代,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已经成为常态,后期官方还要公布类似于个人体征消费的消费方式,这种操作模式,对数据测算的要求自然是极高的。
就现在来说,只要有了这东西,上述的所有东西,都不再会是问题!
“小萧,你对这量子计算机的规划是怎么样的?”
杜老和任老皆是发问。
组建新公司之前,柳萧也只是说手里有差不多的技术,但可没说能这么快就生产出来,因此,这一方面他们从来都没讨论过。
而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了。
柳萧无奈的打了个哈欠。
现在都快凌晨四点半了,就算他精力在旺盛,这会也是困得不行了。
他实在是想回家去抱着老婆睡觉啊。
可看着杜老和任老两人火热的目光,柳萧知道,今天要是不把这事说清楚,自己络还是搞去掉芯片的新电池,那都是绰绰有余的。
甚至全世界七十亿人同时用,都能保证数据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以前大家考虑的是服务器性能够不够,而现在,他任老竟然开始担忧网络速度能不能赶上这台量子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想都别想,今晚我就把它运回去!”
杜老笑骂了一句。
柳萧之前都说过了,这第一台量子计算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精确化的提升这一台组装车床的性能。
他今晚把这两台机器全部运回去,然后就找电器机械类的专业人才,通过大数据模拟把这台机床加工到最高的档次。
等过两天加工好了,再生产出来量子计算机了,这台性能差一点的倒是可以给任老那边。
毕竟柳萧生产量子计算机的速度他们也能看到,今天早上来,才凌晨就已经组装完成了,基本一天一个没问题。
这一个月,可就是三十台!
“对了小萧,这量子计算机你打算怎么定价?”
杜老好奇道。
柳萧是公司第一大股东,任何事基本都得柳萧拍板决定的。
当然,如果太过分的事情,他肯定要代表官方说两句。
“我也不和你们乱说。”
柳萧想了想,认真起来。
“这台机器的生产成本,大概单台在一个亿左右,而技术成本,我提个五十亿没人反对吧?”
柳萧一本正经的说着瞎话,愣是把技术成本吹到了天上。
不过杜老和任老对这个成本还是比较认可的。
量子计算机这种东西,单台核算技术成本五十个亿,他们甚至都觉得有点少了,甚至一百个亿他们都觉得没什么问题。
“好,那按照这个成本来说,我们给官方的定价,就按成本价进行,200亿每台,给普通客户的定价,就按2000亿每台吧。”
柳萧说的一本正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