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仙侠修真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探班

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探班(3/4)

上一页华娱之黄金年代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这么分析容嬷嬷这个人物,不过……好像还真的就是这么一档子事。

显然,李明起老师正是抓住了人物最底层的情感逻辑,所以才把容嬷嬷演得那么可恨,又可怜。

其实,反过来再看,容嬷嬷和皇后真的是好人,与她们对立的格格、丫鬟们确实该打。

易青虽然不想做演员,可听了李明起老师说的这些,也不禁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牛啊!

每次和李明起老师聊天,易青都觉得自己对表演的理解就深刻了一些。

上次是两个人一起在《水浒传》剧组。

易青可是亲眼见证了李明起老师把王婆演的有多招人恨。

一开始,李明起老师也是找不准点,不知道怎么去表现王婆的坏。

还是副导演的康红雷说了一句话,让李明起老师瞬间顿悟。

“她打扮得越像好人,她办坏事不就更坏嘛。”

李明起老师立刻就抓到了人物精髓,王婆这个小人物也成了《水浒传》的点睛之笔。

那些演什么都像自己的演员,真的应该好好学习一下。

明明是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愣是能把角色演到遭万人恨,这才是本事呢。

“小易,你是不知道,自打演了王婆,我现在都不敢上街,上回去买菜,人家直接指着我喊,你个死老婆子,哎呦,你是没瞧见,当时把我给臊得,都没脸见人了。”

李明起老师虽然这么说,可眼神却带着得意。

老太太,您凡尔赛了。

易青在戏里演的是浪子燕青,虽然是梁山好汉,可要说存在感,真的是比李明起老师的王婆差远了。

进组之前,易青也曾研究过这个人物,历史上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点评燕青时,前无古人的连用四个“妙人”,对这个人物发自内心地欣赏、推崇,四个“妙人”的点评正可以对应燕青的“忠、勇、灵、巧”。

燕青的“忠”,卢俊义被吴用设计,不得不与梁山好汉交往,回到京城后,又被管家李固陷害入狱、谋夺家产,梁中书命人抓捕卢俊义。

李固上下使钱,定要将卢俊义致死,燕青被李固赶出卢府,身无分文仍苦守城外,只为及时告知主人远遁避祸,主人入狱后,不顾自身福祸,甚至“求乞度日”,讨要汤饭送给牢中的主人。

差役董超、薛霸被李固买通,在刺配途中欲杀卢俊义,关键时刻,一路暗中跟踪保护的燕青现身放箭射死差役。

燕青的“勇”,在泰安州打擂时,擎天柱任原身长一丈,貌若金刚,有千百斤力气,在泰安摆擂两年未遇对手,结果被燕青“头在下,脚在上,直撺下献台来”,可见燕青的拳脚功夫了得。

燕青的“灵”,在汴京名.妓李师师处,投其所好,吹箫唱曲,“端的是声清韵美,字正腔真”,不仅精通音律,而且“说的诸路乡谈,省的诸行百艺的市语”,哄得李师师满心欢喜。

正是利用与宋徽宗的宠姬李师师互生情愫、结拜姐弟的关系,运用这点恰到好处的暧昧,“中间里好干大事”,顺利见到了宋徽宗,并进而凭一唱一哭打动了他,将宋江欲受招安的意思和盘托出,指出了高俅、童贯等人的不法行为,使徽宗下定了招安梁山好汉的决心,圆满完成宋江交给他的重任。

宋江入伙后一心想的就是招安,而能够执行招安的关键人物就是燕青,在整个过程中,其察言观色的伶俐、八面玲珑的机巧、见风使舵的急智、当机立断的果敢得到了充分体现。

可以说,没有燕青的“灵”,就没有梁山的被招安,宋江的计划就不可能实现。

燕青的“巧”,书中写道:“六尺以上身材,二十四五年纪,腰细膀阔,鬓旁簪花,一身雪练似的白肉上遍体花绣。更兼着吹的、弹的、唱的、舞的、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

燕青懂得各种才艺,人又机警、聪慧,谈笑亲切大方,都透露着一个“巧”字,需要入城刺探情报时,因燕青懂得百家乡谈,每一次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要是人物丰满,燕青肯定要在王婆之上,但是,演过之后,易青那是拍马都赶不上李明起老师的节奏。

人家演出来的是个活生生的人,而易青只是在演。

差的天壤之别。

不过……

老太太,等《还珠格格》这个戏播出之后,您就知道什么叫全民讨伐了。

“哥!”

正和李明起老师聊着天,曹影也过来了,看见易青连忙跑到了跟前。

“你怎么来了,李老师!”

李明起老师笑着说:“我这正跟小易坦白交代呢,小影,刚才那场戏没吓着吧!”

“呵呵!没有,看您说的。”

嘴上这么说,可表情出卖了她,现在还明显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呢。

“我过来看看你,这都中午了,一起吃个饭,李老师,一起呗,正好,您给小影传授一下演戏的经验。”

李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华娱之黄金年代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