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历史小说 > 神秘让我强大 > 第二千零八十九章 约束与呈现

第二千零八十九章 约束与呈现(3/4)

上一页神秘让我强大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有人肯定不想去,可是不去就会被饿死,人是抵抗不住饥饿的。

但是荀或想了想还是辩解道:

“师尊每计,都是长远至极。”

“而且师尊也教授我们,他们去了海外,又要如何生存,如何平整土地,如何对付疫病,如何整修土地才更加省地力。如何对付野外土人,如何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和庄稼。”

“哦,文若,你且说说。”卢植很是谦虚道。

完全不以自己大儒的身份为傲。

“比如,不能随地方便,集中蓄积肥料,上岸后,以大火烧掉附近植物,以生石灰撒入积水、以烈酒每日给身体消毒,如此三样措施,就能大大减少死亡。”荀或仔细道。

每一种方法,都有非常详细的论述。

绝非是故意骗人送死。

想到这里,荀或又松了口气。

是啊,真想以杀的方式,来解决过多人口,那不需要这样麻烦。

“原来如此,看来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卢植毫不犹豫地自嘲道。

他却是猜对一部分了。

想要提前发动大航海,本来就需要无数人命填进去。

闻人升尽管不是有意那样做,但客观结果却是在航海中消耗掉了太多的人力。

随后卢植又问了许多。

荀或事无巨细,一一说明。

听完之后,卢植不由叹气。

差距太大了。

大汉朝啥时候关心过那些个细节知识,大家讲的都是道。

就是零星有个别能臣,也是靠自己总结,形成一本可靠的农书,然后流传下去。

然而朝廷对这种农书、工书、并不重视,反正凋刻到石头上,成为什么经典的,就没有他们的份……

别看大臣们个个口中说要重农抑商,但是越缺什么越说什么。

压榨百姓却是越来越狠,动辄每亩 10钱之类的。

大汉乡里也有劝农的什么三老,但他们真的总结了这些经验了吗?

他们大多在悠闲喝酒度日,又有几个操心引进先进的农业器械?

没有的。

都是靠着自发和朝廷重视,来一两个能臣,才能将这种事给推广下去。

卢植想得没错,封建朝廷的本能,就是越转越慢,越转越不想转,因为一开始有开国皇帝抽着,到后来逐渐转不动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就像明末徐光启已经发现了地瓜土豆玉米,也亲自下地去种,并且上呈皇上,指望能靠这个解决天下大饥。

结果了,几十年后,直到满清时代,才开始逐渐推广开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总结了。

也很少有惯例去费劲去推广。

说到底做事还是太累,又没有回报,远远不如攀扯关系来得轻松。

十个做事者,只有一个人能因为突出而提拔;

十个攀关系者,能有三个人被提拔,久而久之这个朝廷系统就会充斥着不干事的人了。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换源a!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huanyuana 】

随后卢植看到天色已晚,只觉身体不舒服,遗憾地送走了荀或。

荀或也只好告辞,他还想秉烛夜谈,但是卢公身体明显不行了。

突然间荀或也是觉得好笑。

明明医生那么重要,为什么皇帝就不好好下令发展太医,整理清楚?

这可是关系自己身家性命的。

他也知道,婴儿夭折率有多高,皇室也不例外。

这就是报应!

当皇帝选择了独尊儒术,排斥百家杂学,那么医学也跟着走歪了,最后就报应到自己身上。

这就是师尊所说的:“一个体系中,最大的受益者,也会是最大的受害者。”

是啊,皇帝富有万民,结果奈何不得小小的风寒。

早干嘛去了?

天天学这个经,学那个义,就不知道下大力气把医术整理清楚。

即便一时研究不好,至少态度应该摆出来吧?

至少在当官的时候,得大力选拔精通医术者吧?

可是偏不。

大概是人都有好了伤疤忘了疼的特性,以为这次自己好了,下次就用不到了。

荀或想到这里,走在路上,忍不住冒出一句:“人是愚蠢的,情绪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神秘让我强大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