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答应下来,“好吧,既然你把那玩意说得如此重要,那就好好研制吧。
等我把南方和西南的胡人赶走,再把江东的叛乱给平定后,那时天下应该就逐渐安定下来了。
到时你就辞官好好研究你说的那玩意,想要什么都可以直接跟我要,我会全力支持你的。”
“多谢岳父,小婿一定会尽力而为的。”池非十分欣喜地行礼道谢。
“你研究归研究,别忘了你刚刚说的话,就算你不当官了,平时也要多帮我们出主意想办法。你脑子一向灵光好使,我可不许你就此撂担子。”
“岳父大人有命,小婿自当遵从,一定,一定。”池非赶紧赔笑应道。
看着这小子一脸狗腿的样子,宁志远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所谓日久见人心,一起相处这么多年,他早就对小女婿知之甚深。
宁志远知道这小子应该是真心想要研究那什么蒸汽机出来,但肯定也有一部分小心思是不想当官,才以此为借口来进行推托。
对于这疲懒淡权的小子,宁志远实在拿他没办法。
算了,算了,既然这小子确实不想当官,那就随他吧。
反正他是自家人,以后要让这小子出主意的地方还有大把,让他以亲信幕僚的身份在背后出谋划策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宁志远的推测可以说是百发百中,池非确实就是这样想的。
池非想在有生之年把蒸汽车这种引发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跨时代机械研究出来不假,但同时他还想把自己的文学报给重新做起来,根本不想当什么官,因此才会以此为借口来说服岳父。
只不过他并不知道,他的小心思其实早就被宁志远这头老狐狸给看穿了。
……………………
从岳父府上出来后,池非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愉悦。
他没想到一直困扰他许久的几个难题,竟然在一晚之内全部解决了。
这种将多个难题一扫而空的畅快感,没亲身经历过的人是无法体会的。
其中将岳父当年给他的一成盐利交还宁家,以及说服岳父让他日后不用当官这两件事,是他早就准备要实行。
尤其是交还盐利这一条,更是重中之重。
如今的九江盐场,光是向全国各地出售私盐就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如果日后岳父真的要对全国实行盐铁专卖政策,那九江盐场那边的利润肯定会变为更为惊人,甚至有可能会直接翻两三倍都不止。
毕竟私盐跟公盐的利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假如到那时池非还拿着这一成盐利,先不说会引来多少人的眼红,这长此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因此赶在岳父正式登基之前,把这一成盐利交回宁家,才是他必须要做的事。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岳父竟然还想将他跟两位舅兄一起,直接封为亲王。
这一下实在大大出乎池非的意料之外。
历朝历代,凡是有资格封为亲王的人,无一例外全是拥有天家血脉的皇族近亲,不是皇叔就是皇子,哪有把外姓人封为亲王的道理。
但偏偏岳父宁志远就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竟然还真就想开这个先例,把身为女婿的池非也封为亲王。
对于岳父的这番厚爱,池非心里当然十分感动。
但感动归感动,这亲王封号他是真不能接下的。
不能接下的理由,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子孙后代着想。
池非对岳父所说的理由,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他真正担忧的,不是以后苏家会出什么仗着亲王权势而胡作非为的败家子,而是担心以后苏家子孙可能会卷入到夺嫡之争的旋涡而家破人亡。
池非敢说,凭着他和岳父,以及两位舅兄的深厚关系,他的子女以及孙子那一辈,只要不出那种想要造反的脑残子孙,基本上都能跟宁家保持良好的表亲关系。
但正如岳父所说的那样,人命有数,就算是他,可以管的也不过是三代而已。
三代以后,到了第四代、第五代,甚至第六代之后,苏家跟宁家的血缘关系已经不可避免地变得越来越淡。
到时宁苏两家关系如何,就要看两家的交往情况了。
亲王这一爵位是超等爵,于理于法都不会有所降等。
换句话说,就算是数代之后,苏家依旧还是世袭罔替的亲王府,而且还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异姓王。
对于有意参与夺嫡之争的一众皇子来说,这异姓王实在太显眼了,极有可能会成为皇子们争相拉拢的对象。
到时叫苏家子孙怎么办?这站队还是不站队?
到了异姓王这种级别的家族,不是说你不站队别人就会轻易放过你的,同样有可能会遭到别人的要胁而被迫站队。
一旦真的站了队,最后却押错了宝,那苏家极有可能会像历史上众多站错队的世家大族一样,遭到最终胜利者的大清洗、大屠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