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天子磕头求饶。
一切,都是为了他家的兄弟,王銲……
说实话,刚才那一幕,让很多人都难以想象,这还是他们认识的那位强硬的御史大夫王鉷吗?
现在,面对谢三郎的询问,满朝文武突然发现,他们熟悉的那一个王鉷,又回来了……
满朝文武之中,很多人脑子都不慢,在简单的思索之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不由得暗自叹了一口气。
王鉷,果然是太拿他兄弟王銲当回事了……
谢三郎指征王銲,王鉷就能不要脸面地磕头求饶……
等到谢三郎指征王鉷的时候,他的强硬,不允许他自己表现出丝毫的软弱!
所以,他承认了,直言不讳!
既然如此的话,那么王鉷说他自己没有参与到炸毁长安武库的谋划之中,可信度就非常的高了。
至于不信……
毕竟事关重大,仅仅凭借“信任”两字,就彻底打消对王鉷的怀疑……所有人心中都没底。
说白了,还是缺少佐证。
“王大夫到底参与还是没有参与到长安武库大火一案之中,现在还难以定论……”
谢直开口了,吸引了金殿上所有人的目光,包括李老三都把目光投向了他。
满朝文武之中,很多人都在暗自点头,果然是“大唐办案第一能手”,说话就是严谨,能够从孙员外郎的“发家史”上发现蹊跷,进而锁定了王鉷这个朝廷上炙手可热之人,竟然还能逼得他在满朝文武面前,亲自承认了自己盗卖长安武库的武备,这要是别人,早就飘飘然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你再看看人家谢三郎,仿佛是做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一点激动的变现都没有,反而出言谨慎,还是按照逻辑一步一步地向前推动。
结果,还没等这些人佩服够呢,谢三郎下面一句话,立刻让他们瞪大了双眼。
“不过,也好确认……只需一个人的供词便可以……”
满朝文武不由得面面相觑,王鉷乃是国朝的御史大夫,他自己说话都不足以取信,现在有一个人的一面之词,就能确认他到底参与还是没参与到长安武库大火一案之中?
谁!?
是谁能有如此高的可信度?
“王銲!”
谢三郎直接给出了答案。
满朝文武这才恍然大悟,仔细一想,还真对!
以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长安武库大火一案,邢縡其人,绝对脱不了关系,而王銲在今天之前,一直和邢縡保持着“交情莫逆”的关系,也就难说王銲是不是已经陷在这个案子里面了。
现在如果想要确定王鉷是否参与到炸毁长安武库大火一案之中,就要完完全全地弄明白这个案件的本身细节……
而在整个金殿之上,除了王銲,还能有谁对这个案子的细节更加熟悉呢?
所以,王銲的供词,从很大程度上,还真的可以决定王鉷在长安武库大火一案之中是否清白。
只要让王銲来证明王鉷是否清白……
满朝文武,恨不得拍案叫绝!
怪不得人家谢三郎自从横空出世以来,就牢牢占据着“大唐办案第一能手”的美誉,你看看人家这审案的技巧,简直就是绝了!
不打你,不骂你,完全把“人性”二字摆在你自己的面前,说不说,你自己看着办!
王鉷这个当哥哥的,绝对没得挑了,为了自家兄弟,不惜“头拱地”地为他求情……
现在就要看王銲这个当兄弟的怎么做了!
往日里借助自家兄长的权势横行霸道、嚣张跋扈,这且不说,今天,要让你来证明自家兄长是否清白……
“王銲,你怎么说?
把你和邢縡谋反前前后后的经历都说出来,我们自然会判断你哥哥王鉷是否参与到了引爆长安武库一案之中……
你胡说,就难以取信满朝文武……
你说实话,我们就信你……
你当如何选择?”
谢三郎话音刚落。
王銲就直接开口了。
“我说!”
却不想,王銲刚刚开口,就被身边的王鉷出声打断了。
“闭嘴!”
一声断喝之后,王鉷看着自家兄弟,语气也缓和了下来,缓缓说道:
“你知道不知道,这是谢中丞给你挖坑呢?谋反一事,乃是邢縡……”
“哥,我知道!”
让王鉷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话也没有说完,就被王銲打断了。
这位在长安城中横行无忌的“王二爷”,在所有人的目光之中,竟然露出来一副孩子般的笑脸,对着他哥,王鉷,轻轻说道:
“哥,我都知道……
谢中丞乃是我大唐办案的第一能手,上手的案子,不是灞水码头大火,就是引爆长安武库,那全是关系到我大唐国运安危的案子……
我这案子吧,说是谋反,其实就是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