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科幻小说 > 奋斗在开元盛世 > 第624章 悔不听,卿之言!

第624章 悔不听,卿之言!(2/3)

上一页奋斗在开元盛世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起来,李老三也是够惨的,怪不得想不通……

他请了安禄山三回。

第一回,以朝堂规矩,派钦差,以“点验战功”为名,没叫动安禄山。

第二回,以“儿女亲家”,派中使,以“邀请安禄山参加嫡长子大婚之礼”为名,还是没叫动安禄山。

第三回,干脆什么都不提了,直接谈两人之间的“私交”,派中使传话,“长安试新池”,依旧没有叫动安禄山。

客观的说,李老三,对安禄山,当真是仁至义尽,一片真心,却换来一场谋反,也不怪人家李老三想不通。

一念至此,谢直心中一软,再次帮着李老三进行分析。

安禄山为何造反,不说了,磨叽一个多月了,该说的,不该说的,全说了,再说也没用。

只说安禄山为何现在还不反。

一来,造反做准备,需要时间。

安禄山出兵塞外,无论输赢,必然损兵折将,如果大败亏输的话,说不定还要伤筋动骨,在这种情况下,他回到范阳至少已经一个月的时间了,并不是在等别的,而是在做造反之前最后的准备,重新征召士卒进行训练,串联幽州将领造反,这些都需要时间……现在不反,只不过是他暂时没有做好准备而已。

二来,却是因为李老三。

正如李老三自己所说,他对安禄山,实在是太好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安禄山再不懂礼仪,他再能装糊涂,好歹也知道个好赖,李老三对他是真好,他心中必有感激。

这种情况下让他造反,其实他自己也觉得对不起李老三……

简单来说,安禄山也在犹豫,这才一来二去地耽误了时间……

李老三听了,不管真的假的吧,反正更加认同第二点,这才心里面舒服了很多……

不过,他终究是鼎鼎大名的开元天子,他也知道,事到如今,即便安禄山再犹豫,也犹豫不了多长时间了,到了最后,即便他再觉得对不起李老三,也不得不造反了,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说的就是如今的安禄山。

好了,抛开所有情绪,单单说事儿。

“怎么办?”

就在李老三刚刚问出这三个字的时候,突然,一名宦官跌跌撞撞闯进了宫殿。

“启禀陛下,大事不好……太原,失守!”

李老三都懵了。

太原,河东道首府,大唐“北京”,李唐一族的龙兴之地,老李家的祖坟就在那儿,怎么还说没就没了呢?

失守……敌人是谁?

满大堂预备着谋反的,不就是一个安禄山吗?他虽然身为河东节度使,但是人在幽州啊,怎么还把太原给弄没了呢?

这事儿,还真是安禄山的手笔,

原来,安禄山向朝廷进献战马三千匹的同时,也只派遣了十名射生手去河东道太原府。

这个消息,朝廷不知道。

不怪谁……

一来,朝廷这边获取幽州情报的途径,有限。

朝廷对幽州情报的获取,除了谢直麾下的淮南谍报司之外,只有司勋郎中裴士淹。

淮南谍报司,虽然对幽州的渗透比较早,但是效果一直不佳。

小义安排谍报司成员,前往幽州收集安禄山,以及弥勒教的相关信息,客观的说,在敌后情报战场上,纷争一直不断,而且淮南谍报司还一直处于这场争斗的下风。

主要是因为幽州,是弥勒教总坛所在,堪称坐拥地利,同时,弥勒教还能利用安禄山有意无意之中的默许,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幽州节度使府,动用大唐边军,帮助他们对付淮南谍报司。

在“地利”在“人和”的相双重夹击之下,淮南谍报司在幽州的情报能力一直不强,最多也就是收集收集民间信息,江湖消息,至于幽州节度使府如何派遣射生手这类核心情报,简直是有心无力。

显然,这一次,这个重要的情报,淮南谍报司就没有拿到。

至于裴士淹,还不如谍报司呢。

谍报司好歹明桩暗桩在幽州不下十余处,对情报收集整理分析之后,每天也能保障把相关的情报送回淮南。

而裴士淹,刚到幽州二十余天,还坐困馆驿之中,能够得到的消息,完全就是市面上明摆着的,稍微深入一点儿的情报,以他在幽州根基,根本收集不到。

二来,派遣射生手前往太原,本就是暗中行事。

安禄山向河东道太原派遣射生手,这件事儿本来就比较隐蔽,不像向朝廷进献战马一般声势浩大,三千匹战马,六千人,再外加二十二名胡将,就算安禄山想封锁消息,也根本封锁不住。

向河东派遣射程手,则不然。

十余射生手,二十几人的护卫,加一块儿才三十人,找个旁人不容易注意到的清晨、傍晚离开幽州,一路快马加鞭直奔河东,谁能知道这是幽州节度使府的指派?不知道的,还以为就是个传递消息的一个马队呢,如果他们在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奋斗在开元盛世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