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他刚刚入主政事堂才几天?空有一个大唐首相的名头而已,对整个朝堂,甚至整个天下的影响,实在有限,这也就是借着谢三郎的威势进入政事堂,现在无人愿意去找人他们而已……
一旦这些暗流真正行动起来,严挺之根本压制不住!
别的不说,这帮暗流给他们来个阳奉阴违,就是延缓给谢三郎派遣援兵,也能让谢三郎焦头烂额!
到了那时候,说不定他们自乱阵脚,让咱们攻取汜水关不费吹灰之力!”
安禄山一听,重重点头。
有理!
到了这个时候,安禄山既然被军师高尚打消了心中的疑虑,自然变得杀伐果断起来。
“传令!全军起行,目标,汜水关!”
结果,自信满满地安禄山和高尚,到了汜水关,面面相觑,两两无言。
汜水关的地形太险要了!
左拥山岳,右临黄河,三丈多高的城墙,往那一杵,彻底阻断了东西路途。
安禄山看着高尚,这地形……怎么速战速决啊?
高尚翻着眼睛看安禄山,你看我干啥,我又没来过,早就听说汜水关险要,谁能想到竟然会险要成这个样子,你这些年没事老跑长安来着,难道你不知道吗?
安禄山也委屈啊,以前来往长安,也没琢磨造反这种事情啊,谁留心一座关城如何险要啊?大唐地域中险要的地方多了,据说剑阁七百里还险要呢,难道我还要把每一处都走一遍不成?
我不管,你想辙,谁让你是军师呢?
高尚也无奈啊,他看出来了,安禄山这就是又有点心虚。
还是那句话,论“造反的坚定程度”,身为弥勒教教主的高尚,绝对是十万叛军之中最为坚定的一个,必须要给主帅打气啊……
高尚也愁得慌。
一来,汜水关的地形实在险要,要是通过普通的方式攻城,还真不知道最后的结果如何。
二来,他忽悠安禄山的时候,不断强调了“淮南火器青黄不接”的时间窗口的概念,这才有了什么“良机”什么“速战速决”的说法,现在要接着忽悠安禄山,难得不是如何让他采信,而是如何顺着“时间窗口”“速战速决”的思路继续忽悠下去……
高尚看着汜水关,默默无言,沉吟半晌之后,突然双眼一亮。
有了!
“咱们引蛇出洞!”
“计将安出!?”安禄山赶紧切换了言语上的模式,按照高尚最喜欢的方式问了一句。
却没有想到,高尚没说话,倒是转头看向了安禄山。
“这就要看……节帅敢不敢以身犯险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