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呵斥谢文“妖言惑众”了,现在一听安禄山有了危险,他更是第一个跳了出来,完全是第一时间的反应,连他身边的那位官员都没来得及拦下他。
“受伤在身!”
谢文将张通幽的模样仔细记在心中,嘴上却不停,直接说道:
“性命无碍……
当场勃然大怒!
强令十万叛军,一定要将汜水关外的地道全部填平,再也不能让地道的存在破坏他的攻城计划……
不过,自从那一天公开露面之后,他就深居简出,将十万叛军填地道的事务,全部交给了军师高尚和叛将史思明……
由此看来,安禄山本身的伤势,恐怕也没有那么简单……
其实也对……
据说那一次投石机的突然发难,足足将几十枚淮南火药弹送到了观战台周边,就如同下雨一般……
当时叛军的大小头目,足足一百多人都在观战台上观战,一场连绵不绝的爆炸之后,炸死叛军头目二十一人,炸伤之人更是不计其数!
要不是安禄山本身乃是七杀下凡,自有法力护体,再加上他身边的李猪儿拼死保护,一下子用硕大的身躯阻挡在安禄山的面前,恐怕这位七杀星君都会直接回天复命了……”
说完之后,谢文深深地看了张通幽一眼。
此时,他仿佛已经反映了过来,又被身边的官员一拉,顺势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了,看到谢文有意无意地凝视之后,不由得冷哼一声,却也一言不发了。
谢文也不理他,继续介绍汜水关前面的形式。
“叛军不利!
安禄山受伤之后深居简出,将军务全部委托给军师高尚和将领史思明,留下的最后一道军令,就是填平汜水关外的所有地道,高尚和史思明没有办法,只得不计伤亡地执行。
破军星君汜水侯,又怎能让他们如意?
事实上,淮南军在谢三郎的指挥之下,已经在汜水关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的防御体系!
以地道展现出来的范围为界!
离城两里,上有投石机,下有地道,还有淮南军随时从地道之中冲出来。
离城一里,布置在山岳之上的攻城弩开始发威……
离城一箭之地,汜水关上的淮南军,即可泼洒箭雨……
现在安禄山的叛军,在攻城的过程中,最接近汜水关的距离就是一箭之地,也仅仅试探出汜水防御体系在这个距离上的准备……
谁也不知道,如果继续接近汜水关的话,淮南军有该拿出什么样的‘惊喜’给安禄山的叛军,不过,据大家猜测,非常有可能是传统守城所用的滚木礌石,以及独步天下的淮南火药弹!
这个猜测,现在叛军甚至没有时间去考虑,因为他们在汜水关外,仅仅是填平地道的这一项战斗之中,就损失惨重!
上面硬顶着淮南军的投石机、破城弩和羽箭,下面还要防备淮南军从地道之中突然间杀出来,最重要的,他们还要在上下两方面的防备之中,挖土、填土……
据可靠消息,安禄山强令填平地道开始,仅仅十余天的时间过去,叛军就伤亡上万!
再加上以前三战皆败,安禄山叛军前前后后损失了将近两万人……”
说到这里,谢文特意停下来,环视了正堂之上的所有官吏一眼,尤其留意了一下内丘县丞张通幽的脸色,这才继续说道:
“也就是说,自从安禄山五月初五骑兵,迄今为止,他麾下的十万叛军,已然五去其一!”
一语出口,满场骇然!
谁都没有想到,当初提兵十万、气势汹汹南下的安禄山,在河北地一路势如破竹,结果到了汜水关前,在谢三郎的面前,竟然撞了个头破血流!
两万人!
那可是叛军总数的两成,就这么……没了?
所有人都不信,却又不得不信,别忘了,安禄山的亲信高邈,才刚刚离开常山郡,他途径常山,可不是仅仅下令常山郡为前线提供布袋十万,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回范阳征兵!如果安禄山的损失不大,又何必派人跑回老巢征兵?
如果这是真的的话,要攻破汜水关,还需要死伤多少?
三万人,还是五万人!?
那仅仅是一道关口而已,竟然就要将叛军主力消耗殆尽了……
洛阳呢?
长安呢!?
可别忘了,在洛阳和长安中间,还有名震大唐的潼关!
潼关的地形,论及险峻程度,也不比汜水关差多少啊……
如果,人家汜水侯谢三郎,在守卫汜水难竟全功的情况下,放弃了汜水关,退回洛阳,再退回潼关,最后退到长安……就汜水关的这一套,什么五行守城,什么防御体系,再给安禄山来上一遍两遍的,安禄山的麾下……还能剩下几个活人!?
如果这么说的话,安禄山的谋反,岂不是必然要失败!?
在场常山郡的大小官吏,面面相觑之余,都在对方的眼神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