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此言,高拱看着陆树德笑道:“不知你有何想法呢?”
陆树德道:“所谓报纸只不过是现今的《邸报》的一种延伸而已♀早在汉朝时就出现了,而在宋朝时出现了专门抄录邸报以售卖的牟利商人。官员们为求省事,都乐于花些钱去购买。大概后来由于花钱即能购到,无须再去缮抄。”
韩楫道:“与成兄,此话所说得不错;但你看看这《京师日报》上面所言之事有哪些内容是《邸报》上之内容∝别是这篇什么《当今天下时事》更是公然议论朝政,如长期以往下去朝庭的威严何在呢?天下人都来对朝廷提出他们的愚见,到时朝廷是理与不理呢?”
高拱思索了一会儿,道:“韩楫说得对,抄录《邸报》而谋取利益者也不失为一种生财之道;但像《京师日报》这样妄议朝政者就应该取缔♀样,你去通知顺天府;让其将其查封了就行了。”
陆树德道:“老师,我看此事还须从长计议才是≮之前人们不了解《求是》时,以为这种刊物只不过就是选取古人之文整理刊印的一些无用之文。但自从上次在王爷的建议下刊印了广东布政司那两位清官明吏之后,在朝廷及坊间都引起了很大的凡响。刊印的清官事迹不仅激励了我等清正廉洁,而那些贪官污吏的事迹被曝光出来也让天下之引以为戒!而这《京师日报》更是不可多得的宣传工具,在这上面不仅可宣传官员的事迹,就连朝廷的一些政令也了通过他向天下臣民传达!”
韩楫笑道:“我看你是中了晋王的毒了吧!这如此妄议朝政之事不加以处置,那今后朝廷的威信将置于何处呢?”
面对韩楫的无端指责,陆树德也只能表示无奈。而这时高拱却不知所谓地来一句道:“想来一定是那位一向标新立异的晋王所为吧!”
陆树德道:“这邓经原本是随晋王一同上京赶考的举子;后来,因为受到晋王的‘反词’一案受乾;被取消了科举的资格;后来,到万国馆谋了一份打杂抄书的职业≠后来一直都在万国馆做事”到晋王回京,就离开了万国馆,到晋王府给晋王的女儿做老师。”
韩楫一听,冷笑道:“想来晋王的女儿也不过才三岁的幼女,须什么老师呀!?我看这只是晋王的托词而已?”
高拱看着韩楫道:“托词也罢,借口也行!其实是什么不重要,关键是这东西掌握在谁的手里!”
听闻高拱此言,韩楫有些不解地望着高拱;而高拱却只是笑了笑没有对自己刚刚那句话做出任何解释。而是笑颜道:“这篇文章虽有些过激之言,但也算是将我大明时政之弊一一言明‰当年我写的《挽颓以崇圣治疏》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
张晋手里拿着同样的《京师日报》怒气冲冲地来到兴华社;张晋径直走向邓经的主编室∶着《京师日报》来到邓经的面前道:“年已,这是怎么回事?你让我怎么给王爷交待呢?”
邓经看了张晋,自从认识了张晋还没有见他如此生气,赶紧起身笑道:“此事不是王爷让我做的吗?你有何故来质问我呢?”
张晋道:“对!是王爷让你创办《京师日报》的!但王爷没有给你说过做事情要循序而渐进;你倒好一来就刊登了这篇什么《当今天下时事》,你知道此文会引起什么后果吗?王爷,离开京城时;让你就报纸之事与我多多商量°一上来便与这么一篇文章将朝廷的政策及民治给否定得一文不值°这是将王爷架在火上烤!知道吗?”
邓经道:“当初,王爷在与我等讲解这报纸的功效时曾明确与我等言说过报纸传播的基本目的就是传播信息,沟通情况,把新近发生的事实以最迅速地方式告诉给读者,让读者能及时了解朝廷内外以及天下之事的变化和发展‰对当今天下存在的弊政、新问题、新思想、新学术进行报道°还说我们所办的报纸不仅通过刊载新闻的方式来传递信息、沟通情况,还通过评论的方式来进行ˇ该开设不同的专栏或评论栏,这是一个发表不同意见的场所,读者可以通过这个场所来发表意见,最终使各种观点能够得到很好的交流和沟通。”
张晋摇了摇头对于执拗的邓经有些无奈道:“是的!王爷曾经说过这话;但在之前王爷也曾给我们说过‘凡事不可操之过急,操之过激,要循序而渐进。’°们呢?一上来就想扬名于天下,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虽然我这比喻有些不当,但你们想想没有从古到今;朝廷为什么都统一思想,以儒学来禁锢读书人的思想,就是怕在出现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张晋退一会儿,道:“事已至此,我看你们暂时就不要刊登什么有关朝政或者有关政事的文章了。”
邓经道:“这怎么能行呢?我可不想背弃你我当初的理想。还记得龙天说过那句话吗?‘是你给了我们不该有消,是你让我们看到一个另一个比现在更理想的时代。’我消你也不要背弃你的理想!”
张晋一听邓经这话,那个一个恨呀!如果可以张晋正想将邓经揍一顿。但张晋还是忍住了,因为张朝再离京之前明确给张晋说过,邓经与他们都不一样,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事还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