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智能工厂 >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剑术道场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剑术道场(3/3)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一般的市面上也可以看见,可是落到实处,就没有多少可用的内容了。连飞逸现在也是交了50个金币的报名费之后,才开始了他的剑术求之路,得以接触一些真正的剑术技巧和知识。

甚至只要他愿意,随时都可以参与实战,在惊心动魄之余,体悟剑法的精髓。

100个金币,现在就花去了一半,不过连飞逸一点也不心疼,反而觉得很划算。毕竟虚拟的货币无非就是一组数据,而在这里到的剑术技巧,才是无比宝贵的财富。

在江月的指导下,连飞逸向剑术道场缴纳了报名费,这才获得了正式的习资格。

然后连飞逸发现他的物品栏内多出了几样东西:一本《剑术基础》;一把木剑;一套剑士服。就是这三样东西,花费了他一半的金币。

而在拿到了《剑术基础》这本书之后,连飞逸才知道,习剑法必须根据个人的特点和爱好来划分出不同的方向道路。

而不是训练出标准化的产业工人,剑法讲求的是个人的体悟和深化,而不是在流水线上的单调工作。

剑术名目繁多,形式不一,仅单剑可分短穗剑、穗剑。

从剑路体势而言可分:工架剑、行剑、绵剑、醉剑和双手剑等。

各种剑术格之间,都大有不同。

工剑、形健骨遒,端庄势整,一招一势,端端式式。

行剑、流畅无滞,挥攉潇洒,忽往复收,行多停少。

绵剑,柔和蕴籍,缓缓不断,如太极剑。

醉剑,恣意挥舞,乍徐还疾,形如醉酒,以醉非醉。

双手剑,双手持剑,劈、砍、挎、挂、身法矫健,丰彩多姿。

剑术中所蕴藏的知识和技巧,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富有传奇色彩。许多诗人都有赞美剑的诗句,所谓“一舞剑器动四方”,自古以来我国舞剑之甚重。

如今,这样的气也开始慢慢复兴,终于摆脱了建奴的奴隶制统治所造成的恶劣影响。

连飞逸必须先通读一遍《剑术基础》,然后每一条剑术发展道路都要尝试一遍,系统就会根据在练习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做出针对性的解答,便于剑手自己进行分析和取舍。

如此一来,就不会因为一时的盲目而带来终生的遗憾,每个人的岁月都是有限,经不起太多的蹉跎。

这个剑术道场,里面的导师虽然是由系统设定的,但其原型却是真正的剑术高手,最低也是“剑师”,也就是武术中的硕士位,含金量不是一般的高。

和一般的者型硕士不同,剑师可是真正的高手,一剑在手,杀起人来毫不含糊。

而且能够为剑术徒提供基本正确的武术指导,直到你成为真正的“剑士”,也就是武术界中的本科生为止。

剑士以上,就无法通过系统来传授更高级别的武知识了,必须寻找真正的名师,才能对剑手进行更好的指导。

不过这已经很不简单了,算是打开了一条宽广的门路,毕竟在以前,剑法的传授和练习更加困难,十个中未必能有一个可以有所成就。

而且未必能像智脑系统那样对人体有着周到而全面的分析,以帮助剑手将基础打牢,越是往后面发展,基础的重要性就越是突出。

很多庸才,其实都是因为走错了路,因此半生无所成就。

剑术套路繁多,从《剑术基础》中,连飞逸就看到最常见的有:自选剑术、青萍剑、武当剑、三才剑、三合剑、云龙剑、八卦剑、太极剑、螳螂剑、通臂剑、醉剑、宣化剑、七十三剑、龙形剑、奇门十三剑、白虹剑、纯阳剑、七星剑等。

而要从这么多流派中选择合适自己的剑术发展方向,才是最关键的一步,世上本没有最强的武功,只有最强的人。

而想要变强,就必须找到合适自己的道路,再强的天赋,如果没有合适的方法,恐怕也只有被埋没在光阴之中。

除了天赋,还要看性格与剑法的契合程度,一个开朗大气的人,去练习阴柔刁钻的剑法,恐怕难有成就。

而相反的,一个阴狠而富有心计的人,去修习大开大合的剑法也是一样,练不出个样子来。这是因为剑术本身也有着格和神韵,是人类某种情感的真实表现,而不仅仅是一种标准化的技巧。

华夏的武,或者说功夫,与外国的杀戮技巧在杀伤力上或许差别不大,但因为融入了武者自身的情感,所以才有资格跨入更高的境界。

所以可以看到,历史上唯有中国这片土地,才有着如此多的武宗师,而国外却大多是角斗士、刺客还有杀手,却很少有在武上取得突破的人。

武的基础是技巧,但技艺的上面,是人心,是对真理的体悟,否则始终只是一个战士,而非宗师。

s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