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智能工厂 >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凤凰工程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凤凰工程(3/3)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复到何种程度他们仍然无法预知,他们变得乐观起来。

然而,12月20日下午,血栓突然毫无预兆地发生了。巴顿的情况急转直下,这令医生们束手无策。12月21日5点55分。巴顿停止了呼吸,死因毫无疑问是血栓和心肌梗塞。

丢失的那批黄金。后来听说曾出现在蒙淘克,以当时每盎司20美元的金价,一共价值一亿美元,要是在今天,它几乎价值20亿美元。

这批黄金用作支持这项工程的启动,并维持了很多年。花费完这些黄金以后,据说这项工程由著名的克虏伯家族提供资金支持,这个家族操控着国际电话电报公司。

1970年底到1971年,蒙淘克空军基地建立了第0773号雷达营。他们必须为设备配备工作人员,并安装那些研究设备。这花了1年的时间,直到1971年底才完成准备工作,蒙淘克工程也开始投入运行了。

这个工程必须要配置严密的安全设施,因为部分安全设施已经完全失效了。尽管隐形技术是机密的,但是隐形战斗机的表面有一层抵御雷达搜索的涂层,并且机身截面很小的事实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真正算得上是秘密的就是“电磁瓶”技术以及它是怎样传播的,对此不做讨论与描述,因为它是涉及到美国国防安全的军事机密。

尽管国会禁止这项工程的运作,但它最初并没有军事或者防御的目的,它仅是研究如何控制人类意识。

研究人员是由军事、政府雇员和各种机构提供的人员混合构成,一些地宫秘密安排的科间谍,在1973年成功加入这项工程。

大量的空军技术专家参加了这项工作,他们都是20世纪60年代从事鼠尾草雷达防御系统的老工作人员。尽管已经说蒙淘克是一个废弃的基地,但是空军总部还是把他们派到了这里。

这些技术专家告诉凤凰工程的研究人员,他们能够通过改变雷达的频率和脉冲持续时间,进而改变基地上人们的心情。在与雷达打了多年的交道后,出于职业好奇心,他们已经留意到了这点。

对于凤凰工程的研究人员来说,这是一个惊喜,他们发现这很有意思。

通过改变脉冲率和脉冲宽度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正是他们所期盼的,也就是可以通过设备去改变人的思维,可以控制人短暂失忆,或者短暂的白痴,时间可以随时控制。这也是日后美国做的脑电设备的前期的实验之一。

隐形技术的信息促进了我即将要提到的“微波炉”实验。实验中他们安装了一个发射器,看上去像是一块巨大的香蕉皮,只要位置恰当,在远处都能看到它。

往西转动这个装置,然后向下调整角度,使它聚焦在一栋楼上,而工作人员认为这栋楼是一块安全地。

他们在这栋楼的一间密闭的屋子里放了一把座椅,让一个人坐到这把椅子上去,这个人就是邓肯.卡梅伦。

然后,他们会分别打开和关闭房门,测定出有多少特高频微波能量进入了这个房间。当天线转动并聚焦在房子前面的一点上时,工作就算完成了。而与此同时,那个千兆瓦的转化器也爆炸了。

他们会把转化器调到不同的脉冲宽度、速率和频率,然后进行反复的实验。仅是这样一个常规的实验,就试过了所能想到的一切方法。他们只是想知道,当椅子上这个人被不断地输入“”频率、脉冲等时,会有怎样的反应。

他们观察到,某种改变能让这个人沉睡、哭、笑、愤怒等等。

据情报称,无论何时,只要当鼠尾草雷达运转时,整个基地上,人们的情绪都将发生变化。对于这项工程的管理人员来说,这非常有意思,因为他们最初关心的正是人为因素的研究。

他们很想弄明白研究人员是如何控制和改变大脑电波的。通过改变脉冲的重复速率,使振幅与不同的生物功能保持协调。

他们做到了这点,用这种方法,可以控制一个人的思想。在425至450mhz的无线电频率下,实际上有一个通往人类意识的入口。接下来,就是要找出那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

这间密闭的屋子大多数时间都是关着的,而且也没有正常地运作。实验对象处于一个强磁场空间中,这虽然能影响他们的脑电波,但是不会伤害到他们。

不过,如果在这个强磁场中呆上几天的话,对身体的伤害也是很大的。(。)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