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智能工厂 >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切就绪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切就绪(2/3)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协助体系运转。以避免形成官僚主义和家天下的死局,至于议会的选举,资本家占了大头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强者比弱者享有更多的权利,这本就是必然。所谓的平等,在钟泱看来,其真意在于保护弱者,使其生命财产安全不被非法剥夺。

各行各业,都可以成立相关的工会组织,但必须要向官方注册。只要不违反已有的法律,其组织的运作便不受任何个人和团体的干涉。

最重要的,始终是军事体系的建立和维持,因为现在依旧是乱世。武力才是生存的根基,才是整个体系的最本质保障。

当前的主要武力组织有各村的自行组建的民团、维持治安的警察、获得省政府承认并且颁发编制旗号的新粤省第四路军,由莫荣新李宗仁等人出面组建的新桂系,秘密编制的机械化旅。

还有大量接受过的定期军训的工人,也是随时可以征召入伍的兵源。

至于钟泱自己的那1500名陆战士兵以及规模上万的机械仆役,非是最后的关头,都不会轻易动用。

再李坚三和程德生的努力下,各村各镇的民团也再农信社的帮助下相继成立,大多数都接受过短期的正规军事训练。基本的素养,例如服从命令、使用和保养枪支、战场急救等技巧都大致上掌握了。

并且再农信社的宣讲下,农民阶级对于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还是很上心的,情绪高昂。未必就能拉出去和精锐的正规军作战,但是护卫乡里,短时间内阻挡敌军还是能做到的。

毕竟李少杰所率领的新四军,实力还是很强劲的,再这一亩三分地力,完全可以再短时间内完成集合,向发生动荡的地区出击。

再加上来到南沙民团大营进行整训的两万桂系士兵,当然也是随时可以拉出来作战的。整个古会所盘踞的地盘,可谓是固若金汤。

甚至可以说是东南第一强的军事力量,如果不是顾及陈炯明再当地享有的极高民望,钟泱早就下令攻占广州了。但真要那样做了,以后的许多事情就很难办了,民心向背,始终也还是一个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反正按照钟泱记忆中的历史以及周华收集回来的情报,都显示着粤军必然会在北伐军的打击下分崩离析。既如此,钟泱又须自己来唱这样的黑脸呢?坏人让孙逸仙去当好啦,钟泱需要陈泽去当好人。

以常人的目光,当然会认为钟泱不握军权是十足的蠢货,日子久了必然会大权旁落。可问题在于,钟泱一直都没有握着权力,他仅仅是再背后对局势施加影响力。

陈泽和刘浩然,甚至是王立李宗仁他们之所以会选择俯首领命,完全是因为古会能给他们提供利益,一个足够他们展现才华的舞台。而不是因为钟泱当上了主公,以利益进行驱使,以理念完成统合,这就是新时代的体系运转理念。

生产力进化到了如今,已经完全不是和时代的潮流了,还抱着这种思想的人,完全是再瞎折腾。孙逸仙折腾了大半辈子,终究还是一事无成,就因为他把政党当成了的工具。

至于红门这种畸形的赤化组织,也不是正理,历史上苏俄就是一个例子。死在政委手中的人比死在希特勒手中的人少多了。而红朝也是如此,死在日军铁蹄下的居民,未必有三年灾荒死的人多。

曾有一个非官方的统计数据,未知真假,不过按照解密的献来看,几乎就是真的。日本人干过的坏事,未必就有红门多。

单以奸yin妇女而言,当年被侵害的女知青案件堆积如山,基本上就是个普遍现象。至于因为饥荒和者的冷酷政策,而饿死的人,就比抗日战争还多了。

单单是查看豫省三年困难时期的人口变化,就知道什么叫十室九空了。至于派出军队围住闹灾的地区,不让灾民出境,也不给予妥善安置,而是任其自生自灭的这种举动,也是出自英招大帝之手。

无他,好面子尔。

大好的盛世景象,怎能让一群乱民坏了伟人的名声呢?

想要真实的统计数据?再等一百年吧,日本人固然满身罪恶,但制度本身也好不到哪里去。想想精神那会儿,那么多在渣滓洞里挺过来的硬汉,咋就全都招了呢?而且因为政治理念而被整死的人,死状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些主义的信徒,除了会用激烈而毫无理智的谩骂来攻击之外,还会什么?任何时代,都不缺少赤卫队这种脑残组织啊。

只要天宇集团所带领的工商业团体,依旧在社会经济体系内占据着主导地位,就不怕军队将领带头造反。因为按照新的军制,训练和指挥是分开的,军官的任命和处罚也是必须依照制度来办的。

至于武器补给和粮饷供应,全都要依托古会所建立的后勤体系。军官并没有的财政来源。想要造反搞军事?在等一百年吧。

历史上,帝王官为何要是不是掐段武将的粮草供应,不是想内斗拖后腿,仅仅是为了敲打对方罢了。要是在外统兵作战的大将有了稳定而的财政后勤,那就是国家的祸乱之源了。

历朝历代,莫不如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