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智能工厂 > 第四百零四章 收复华中

第四百零四章 收复华中(3/3)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用着简单的餐具分享着食物。晚餐后。两个孩子从口袋里翻出了上午得到的礼物,那两颗糖。

刘桂玲小心的剥开被孩子紧紧攥握而紧紧贴在糖果上的糖衣,并将这些已经有些破烂的糖纸放到嘴里去品尝着那一丝淡淡的甜味。

再将其中的一颗小心地给分成了四份。在孩子们期待的目光中将最大的两块分给了两个孩子,而将剩下的两块中较大的一块递给了一旁的男人。

“甜!真甜!”孩子们和男人用舌头品味着糖果的滋味,女人也在口齿口腔中体会着这难得的香甜。

这种糖果刘桂玲也只是在出嫁时得以品尝过一次,现在再次品尝到了这种香甜,她不禁向往着未来的日子也能有这么甜。

华军现在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在接收日战区后面临的西南庞大难民队伍,短短的一个月,第三军团就占领了湖北河南二省全境,皇协军和维持会的武装瞬间土崩瓦解。

可是如何处理这些占领区的民众,如何妥善安置他们也成为了华联民政部门面对的大难题。

好在这些人潮中大多数都是青壮劳力,在吸收掉部分符合条件的青年进入军队的预备役编制之后,剩余的人就使得华联凭空得到了大量的劳动力。

但这些劳动力绝大多数都是缺乏化还是生产技能的劳动力,他们很难在高技术工厂中所获得高收入。

幸好产经联正在扩张的下游企业却可以吸收这些人员,简单单一的技术要求也能很快地让众多劳动力得到适当的安排。

这些下游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建立起来,速度之快让人咋舌,就如同某一片时空之中的深圳特区,以及那里的劳动密集型工厂。

这些工厂不需要什么高科技,依靠着先期建设的完善水电交通基础设施,这些工厂能迅速地投入生产,将原料迅速地加工成各种基础零件,在提供了大量的基础零件同时也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的问题。

虽然这种企业在管理、还有待遇上和以前的工厂有着巨大差异,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收入低,管理严格甚至有些不近人情。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些工厂也是解决巨大劳动力就业问题和这些劳动力素质低下问题的最好办法。

这些难民缺乏化甚至根本就是盲,总不能让这些盲去操纵那些需要一定知识才能开动的机器,总不能让只能写出自己名字的人去看图纸或者是生产手册吧。

这种不需要什么化的单一生产模式配合上华联原先培养出来的各种人才就爆发出极大的生产效率,大量的初级成品也刺激了上游企业的生产量。

人工成本在投资商的压榨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降低,而每天工作时间达十二个小时以上也得到了默许。

从离开岗位上厕所不许超过三分钟的规定让人都是跑着去厕所这种野蛮的条例规定使得劳动强度放大数倍,而恶劣的工作环境虽然损害着这些低级工人的身心健康但也被刻意地忽视。

一直以来,这已经成了潜在的制度,新国民的待遇一向如此,只有在三年之后,才会真正成为受到宪法保护的公民!

而在此之前,则是处于“贡献期”。

任谁也无法去阻止这种现象,有着巨大的初级人力资源需要得到有效的缓解释放,这些下游劳动密集型工厂企业正是解决这种问题的最好办法,不需要什么化,不需要什么知识,只要是手脚健全有眼睛有耳朵的就可以上岗就业。

在这种工厂里,生产速度和效率是他们收入高低的唯一指标。不过即使如此,华联的民政部门还是认真负责的,不断以法律手段去约束厂家,让这些没有特的工人收入低的不至于太过离谱。

好在现在的老百姓对生存的需求远远大于对其他的需求,能有一口饭吃有地方住已经是谢天谢地的好事了。

至于劳动强度这些东西,普通工人也可以看到和请人算出自己一天劳动下来按计件形式工作后的劳动收入,多干多得的这种生存本能也促使着这些没有化的工人加快手中的速度和延自己工作的时间来获取更多的生存所需。

生存大于一切的需求让这种隐性的矛盾被这个混乱时代的社会需求给冲淡了很多,华联民政部门也都明白这一点,因此他们仅仅只是强调了劳动收入不要太低这一条,要收获肯定需要付出。

很快,这里也会建立起各种简单的工厂,源源不断的将原材料转化成各种工业产品,用于支援战争。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