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智能工厂 > 第559章 愁云惨淡

第559章 愁云惨淡(3/3)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量呢。

与美英法同盟国这些国家的心思不同,德国人虽然开心,但现在却处在对苏进攻的最严酷关键阶段,就是有这高兴的心思也没有多少精力去搞什么庆祝。

德国人的战车再一次陷入到了苏联人山人海的无尽泥潭中,在对苏联现在的行政办公地喀山的进攻中,德国人必须要每一寸每一寸土地的和苏联人进行反复的厮杀较量,其战斗的惨烈甚至比之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还要强。

苏联人由于失去了大量的粮食耕作地、军事武器生产工厂设备和资源,在战斗中,完全是在靠人命来死拼。

面对德国人的坦克和进攻部队,在战斗最关键和惨烈时期,苏联部队甚至是连伤兵都派用场,他们将受伤无法撤下的伤兵组织起来。

分发一枚手榴弹或者其实什么爆炸武器,放置在德国人经常进攻的路线用简单的碎石瓦砾简单掩埋起来,当德国人发动进攻走到身边时,由伤员自行拉动爆炸物和德军同归于尽。

这种战术相当的惨烈,德国人在面对这些一心求死的自杀式攻击手段毫无太多的办法,遍地的残骸任何地方都有可能掩埋躲藏着苏联人的自杀部队,自己无法用手中的枪弹一寸一寸的给每寸土地都扫射一便。

刚开始德国人还派军犬在前面搜索一下,结果疯狂的苏联人直接连军犬都炸,炸到军犬都怕呜呜畏步不前。

不过发展到后,苏联的严寒气候到来之后,这种战术给予德国人制造出来的麻烦才得以缓解,德国人选择不定时的进攻,而这样往往就能让缺乏防寒手段的自杀兵先活活冻死在恶劣的环境中。

同时让苏联人感到吃力的是中国人在冰冻天气到来前,派出了一支人数约七千人的空降部队空降到了秋明一带。

人数并不多,武器装备也不如其他部队那样凶残,可这七千多人的部队同样是中国五大王牌军之一的空降师!

七千多人汇聚在一起不断的搅乱苏联腹地的一切武装力量和行政力量,在苏联腹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创伤带。从哈萨克斯坦一路向北进攻的中国部队也稳扎稳打的逐渐靠近了突入苏联秋明一带,和空降兵们遥相呼应。

在苏联的战斗打成这样,眼明的人都看得出基本苏联已经完了,即便是苏联能顶过这个冬天,但是现在整个苏联西部主要的工业区都已经沦入到德国人的手中。

苏联人千方百计在战争之初转移的工厂设备现在由于东西两面受敌夹击,失去了大纵深腹地能够提供的原料,这些工厂的生产效率降至一个最低点。

现在大批的男性人员被征调充斥到了军队中,刚开始抽调的是些初级小工,到了后面,工厂没有东西能生产,剩下的大量熟练工人同样被充斥到军队中去抵抗德国人的入侵,这样一来苏联虽然拼凑出了不少兵力。

可是当这些工人死在冰天雪地的战场时,苏联人心中有多滴血。这些人都是苏联工业复兴的未来,即便是战争取得胜利,失去了整整一代技术工种的苏联在工业强国的道路变得曲途漫漫。

苏联人不好过,德国人同样也不好过。

德国是进攻方,然而漫的补给线和沿途当地层出不穷的抵抗军游击队让自己忙于四处扑火。为了最终吃下苏联这个雄卧在自己后背的北极熊,德国人也知道现在是豁出老本的时候。

德国人投入了今年以来最大的新募兵源,这些都是十五、六岁甚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可是对于同样受兵源困扰的苏联人来说,自己何尝不是在抽调国家的未来抵抗呢。

苏德双方,已经为了最后的胜利将自己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国运给投入到了喀山战役的最后攻坚防守中去!两方都在赌,看谁能撑过一九四四年的冬天,谁撑得过,谁就能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1944年对于西方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好过的时期,而对于主要战场的亚洲区域国家来说,也是喜忧参半。

喜悦的中国一方就不用在累叙了,而对于那些刚刚加入华夏战略圈的越南、泰国这些国家小弟来说,奥古斯塔港战役的胜利是让他们坚定加入华夏战略圈的一剂兴奋剂。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