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智能工厂 >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后阶段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后阶段(2/3)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主要由制动发动机、游动发动机和圆柱形推进剂箱、月球样品采集装置、导航与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化电池和缓冲着陆架等组成。

其于1963年7月14日起程,历经5天的漫旅途,在月球表面成功的实现了软着陆。着陆级先开始工作。它伸出钻臂。露出空芯的钻管,开始采集月球样品。

钻臂可以移动以避开过硬的月岩,钻头内的传感器可以测试月岩或月壤的阻力以确定钻头的转速,只用7分钟钻头就钻进35厘米深,采集了一公斤的月壤标本,然后它将含有月壤的钻管送进返回舱,并进行自动密封。

随后,根据地面指令上升发动机点火,返回舱踏上返程。

三天后,在约距地球五万公里的地方。返回舱与仪器舱分离,以大约11千米每秒的速度进入地球大气层。

由于是弹道式返回,在穿过大气层时它的前缘温度超过了一万摄氏度,过载达到了50个g的重力加速度。

距地面千米高度时返回舱的降落伞打开,落地前。它发出信号,帮助地面搜索人员寻找。

羲和十五号发射后,华夏联邦又先后公布了四个月球自动取样返回探测器,但羲和十九号和羲和二十二号都宣告失败,羲和十七号因遇到坚硬的月岩只取回了不到100克的样品。

随后,华夏联邦又发射了羲和二十号月球探测器,其携带着世界第一辆无人驾驶月球车甲犀一号。

甲犀一号昼行夜伏,经历着炽热的白天和寒冷的夜晚这双重考验,一共行走了二十公里,测定了七百余处月壤表层的物理力特性。分析了三十个地点的月壤化参数,拍摄了23000多张月面照片和300多张全景照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甲犀一号无人驾驶探月车在月球上平安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它代表着这时无人月球探测技术的最高成就。

甲犀一号的外形像个婴儿车,有8个轮子,每个轮子都分别控制,车子可前后运动和转弯。带有能插入月壤测试物理力性质的透度计,测定月壤化参数的射线分析仪,专门研究月表磁场特性的磁力计,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配备着专门的激光反射镜。

因此还可以测量可见光和紫外线强度的光度计,以及接收宇宙射线和观测太阳的高灵敏仪器,并且携带了多个获取月表图像的摄像设备。

甲犀一号不但能够将一些测试数据及时送回地球,还能进行一些现场分析。并将结果送回地球。

甲犀一号的电源系统设计得非常有创意,在月球车的仪器舱上有一个布满了太阳能电池的大盖子。

白昼的时候。它敞开着,使太阳能电池接受强烈的太阳辐射,为蓄电池充电。

到了夜晚,月面温度骤降,盖子闭合,起到保持温度的作用,并依靠放射性同位素燃料放热取暖。

甲犀一号无人探月车用“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作为寿命电源,这种电源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可以时间放电。

与华夏联邦的辉煌成就相比,美国的起步显得更为艰难,在探月初期发射的5颗“先驱者”探测器几乎没有一个获得成功,它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火箭没有足够的推力使之达到地球的逃逸速度并送到月球轨道。

虽然“先驱者”4号勉强成功,但它飞越月球时距月球尚有近6000千米之遥,它的探测仪器基本没有发挥作用。

与美国的颓势相比,华夏联邦则得益于洲际导弹的技术和前期的技术积累,在重型运载火箭发展项目上,占尽上。

其中,巨灵神号运载火箭,是中幸运载火箭中的集大成者。

巨灵神运载火箭,是华夏联邦宇航局火箭总设计师钱森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为载人登月计划设计的巨型火箭,很一段时间里华夏联邦没有向外界透露过任何有关它的信息。

尽管美国的间谍卫星拍到了它的巨大身影,但是华夏联邦保持了最大限度的沉默。

巨灵神火箭可以说是钱森的得意之作,他的理想是不仅要征服地球周围的空间,还要飞向其他行星。

“巨灵神”是个庞然大物,高115米,底部直径达到了18米,起飞重量3000吨,能将100吨重的载荷送到低地球轨道。

就算是五十年后。人类制造的任何火箭的尺寸都无法与这位钢铁巨人相比。巨灵神火箭共有5级。前三级可以将登月飞船送到低地球轨道,第四级将飞船送入奔月轨道。

第五级,也被称作最终级,它首先在飞往月球的途旅行中提供调整飞行方向的动力。其次在接近月球时作为反推火箭起“刹车”作用,使飞船登月舱进入月球赤道椭圆轨道。

在随后的着陆过程中,它将随登月舱一同与飞船分离,并继续工作以减低登月舱的下降速度。最终,在离月球表面4千米时被抛掉,落在登月舱着陆点附近。

自从1955年,刚刚当选华夏联邦元首的李宗仁批准了华联宇航局的登月计划。并在最高议会上高调宣称,要在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