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智能工厂 >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争吵不休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争吵不休(3/3)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他们认为战争应该继续下去,并且认为东路的印军完全可以回师拯救克什米尔谷地,然后把巴基斯坦赶出去。整顿兵力,再图下一步的打算。

这是以内阁中的激进派官员为主的意见,这些人虽然是官,但与军队的关系十分密切。甚至有些人的产业就在克什米尔地区,哪能就这么送给巴基斯坦?

可有主战派就有主和派,令一批人却认为战争不该再继续下去了。

主和派则认为战争不能再打下去的原因是财政问题,短短一个月的战争,就消耗了大量的战争经费,总数额逾百亿美元。

以印度目前的农业和少量轻工业的孱弱经济模式,怎么可能支持下去?

就为钱的问题,现在印度的财政部头发都急得白了,他宣布要是继续再打下去的话,国库就要被完全挥霍一空。所以他坚决不同意继续战争。

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这么做毫无疑义。

你说耗了这么多的军费,假若能有点成就的话也就捏着鼻子认了,可现在单纯是劳民伤财,并且还未建寸功。

不仅丢了以前取得的克什米尔谷地,失掉了如此重要的利益,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再打下去?

难道再耗费一百亿美元,然后将仅存的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也丢掉才开心?

这就是主和派官员的意见,主战与主和两派互相争吵不休,他们都坚持己见。为了或战或和,差点就在内政会议厅上动起手来,搞得英.甘地夫人也完全没有了主张。

现在,她只听得主战派叫嚣着就算是倾尽国力来进行战争也不能在克什米尔地区妥协,并且大声吼着让巴基斯坦从哪里来就滚到哪里去。

反观主和派方面。他们则是以讥讽为主,认为主战派不知道天高地厚。别看巴基斯坦国力差,可真要兴起灭国战争的话,让华夏联邦有了插手的理由,那印度最好而结局也只能是玉石俱焚。

面对主和派的讥讽,主战派则怒骂主和派是投降份子,更骂其中一些官出卖国家利益。而主和派也不甘示弱,回敬主战派不顾实际胡言乱语,并且认为他们这种盲目的狂热才真正是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会议开了整整一天,还是没能争出个所以然来。

克什米尔头正劲的巴基斯坦军可不管印度议会的争论,他们正在继续进行自己的预定作战计划,而进军的目标就盯在印控皮尔本贾尔岭。

志愿军部队在前一路横扫,这里已经没有什么印军的抵抗力量了,充其量只剩下一些准军事部队,不过这样的民兵和警察性质的部队,有怎是志愿军的对手?

连印度正规军都敌不过志愿军的兵锋,难道还能指望这些印度准军事部队能组织起什么像样的抵抗吗?

所以,在这一些地区,志愿军部队的进展势如破竹,行军速度其实跟“装甲战兽”战车的巡航速度都差不了多少了。

在后面,巴基斯坦则是一直不停地接收着被攻占的城市,他们倒是很清楚这些地方以后就是自己的地盘了,所以也在努力维持城市的治安,尽量避免骚乱事件的发生,还严禁趁火打劫的事件。

这就让不少惊慌失措的城市居民安心了不少,对于佛教徒和印度教徒,巴基斯坦军队也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政策,暂时没有因为宗教信仰的差异而对这些异教徒实行迫害。

这一点,与以往的印度军队迫害当地伊斯兰教徒的行为截然相反,确实也收拢了不少涣散的人心,使得接管城市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

随后,巴基斯坦成功占领了克什米尔首府斯里那加,两天后,志愿军部队也实现了战前制定的战略目标,那就是攻低皮尔本贾尔岭。

到此为止,克什米尔谷地就等于是完全被巴基斯坦控制,也意味着能够牢牢卡住印度东路方面军的咽喉。

而这个时候,印度总参谋部则因为正在遭到总理的训斥,所以没有了先前的锐气,在面对克什米尔谷地的不利态势时,无法采取任何有效的补救措施。

作为隶属与政府的军方机构成员,他们只能毕恭毕敬的等待内阁会议的结论。至少现在的萨姆.马克内肖并不希望因为擅作主张而遭到英.甘地夫人的训斥。(。。)

s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