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宫廷用瓷的需要,及朝廷对内外赏赐和交换,明初开始建立御窑厂。
在御窑厂生产的产品中,不惜财力仿烧前代名瓷,追求艺术欣赏价值的特色非常突出。
这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仿宋代名窑名瓷。
此时也是我国古代,大量生产仿古瓷的开端。
明代景镇的是御窑厂成化官窑,就有仿制官窑的。
由于景镇属于高岭土胎,高岭土胎是没有铁质的,含铁量是很低的,为了仿制出官窑的效果,窑工就会在瓷胎里加上含有铁质的瓷元素。
于是仿制出来的瓷器,就出现了类似紫口铁足的效果,釉质也有了肥厚的感觉。
明代仿宋官窑瓷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全盘模仿,从造型到釉色,以致真假难辨。
一类是继承宋代制瓷传统,意在展现明代高超的制瓷水平,只模仿釉色,而保留当朝瓷器的造型。
与宋以后的历代仿品相比,明代仿宋官窑瓷器的水平堪称一流,再现了宋代官窑瓷器的典雅风采。
陈文哲先仿了一件中规中矩的琮式瓶,接着他就开始仿一些特殊的器型。
比如仿官窑的琮式笔添,还有仿官窑的琮式笔洗。
琮式仿官窑笔舔,边长8厘米,高2.4厘米。
这只仿宋官窑琮式笔舔,月白釉,有紫口铁足。
仿官琮式洗,隐开片,边缘薄釉处隐见胎骨中铁质添加物,形成紫口。
外形就是一只下盘子,但是外面的纹饰是琮式瓶的样式。
仿完了这两件,陈文哲直接做了一件明代仿官釉三联瓶。
毕竟三联瓶这种器型,还是十分特殊的。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