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六百四十章 华夷之辨

第六百四十章 华夷之辨(2/3)

上一页这个三国很核理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可林朝是个穷光蛋,自然拿不出这么高的数目。就连现有的陪嫁,大部分还是小富婆甄姜自掏腰包补贴出来的。

对此林朝倒是无所谓,反正自己的身份摆在这,到不至于因为陪嫁少,而使得貂蝉以后的日子不好过。

走向后宅的路上,林朝想了想,还是将某些事情跟弟弟林夕透露了一些。

“子煦,不知你对北方异族如何看待?”

虽然不明白兄长为何突然提起此事,但林夕思量了一番,便开口答道:“兄长,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胡虏素来蛮横无理,不习教化,非尽杀之不能平息。”

林朝没想到自己弟弟居然还是个种族主义者,不过联想到两汉跟匈奴打了几百年,双方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程度,林夕的心态貌似也能理解。

“子煦此言,是否太过偏激了些。刘伯安在幽州教化乌桓,一度甚有成效。由此可见,蛮夷未必不能教化。”

林夕却是满脸理所当然道:“兄长说笑了,蛮夷若肯接受教化,又如何能称之为蛮夷?”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林朝愣住了。

他忽然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两汉具有极端民族主义的同时,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甚至极其开放。

这两者看似极为矛盾,但只要把血统认同改为文化认同,一切就变得合理了。

为何是文化认同?

因为就算是最早华夏大地上的先民,也不全是一个部落的民众,而是数个联盟组成的共同体。

这种情况到了周代,就显得更为突出。

当时雄踞南方的楚国,和盘踞在西边的秦国,可都是山东诸国口中的蛮夷。

但事实上,这句话也仅仅是嘲讽和贬低而已,并不能改变楚国和秦国仍是华夏文明的事实。

为什么?

因为他们拥有文字,拥有史籍,更重要的是,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就出自华夏文明,内核是完全相同的。

所以他们也尊奉周天子,从内心中把自己当成了华夏文明的一份子。

刘虞之所以在幽州教化乌桓,就是因为他更崇尚文明认同。

假使有一天,在刘虞的教化下,乌桓人放弃了游牧习性,转而穿上了汉服,写起了汉字,口中讲起了仁义道德,那他们就不会再被视为蛮夷。

两汉期间,对外的态度就是这样。

你要是不服,咱们就死磕,打到你服为止。

可你要是愿意俯首称臣,并且主动归附华夏文明,那就一切好说。

之前匈奴分裂时,汉朝可是专门将南匈奴迁往河套地区安置,甚至设立使匈奴中郎将一职,派兵保护南匈奴的安全,就是想同化这一部分匈奴人。

由此可见,两汉时期更在乎是文明认同,而非种族认同。

所以林夕的意思是,愿意归附的异族,便慢慢迁徙教化。

至于那些不愿意归附的,就统统杀光。

林朝想了想,便又开口问道:“那以你之意,杀伐和教化,当以何者为先?”

“夕以为,当先杀伐,再教化。”

林夕思考了好一阵之后,才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详细说说。”

“胡虏野蛮之甚,与畜生无异。若不先降服其身,又如何能教化其心?”林夕说道,“所以夕以为,先用刀兵,再施教化。”

闻言,林朝不禁点了点头。

林夕这番话,还算有些见识。

一群崇尚弱肉强食的野蛮人,你跟他们讲再大的道理也没用。只有先伸出拳头,将他们摁在地上摩擦一顿后,他们才会心甘情愿的听你讲道理。

这便是先降服其身,再教化其心。

林朝继续问道:“若是出兵攻伐草原,子煦以为何者为先?”

“自然是骑兵为先。”

林夕毫不犹豫的开口说道。

草原上可是一座城池都没有,天然便是骑兵最好的战场。

只是……

“咱们徐州,如今有多少骑兵?”

“约四万左右。”

“那就是不足四万,这点可远远不够用啊。”

林朝说着,又对林夕笑道:“子煦,等此间事了,为兄将辞官归居故里。而你,也和贾文和一同幽州养马吧……”

“为何?”

闻言,林夕顿时有些失态。

让他去养马,他能接受,但他不明白自家兄长为何要辞官。

天下还未平定,志向还没功成,此时身退也太早了些吧!

林朝挥了挥手,淡笑道:“不必追问,该你知道的,为兄自然会告诉你。不该你知道的,追问也无益处。”

“这……”

林夕迟疑了半晌,最终只得拱手道:“兄长,夕明白了。”

兄弟二人边走边聊,此时已经踏入了后宅中。正欲向貂蝉闺房走去时,却忽然听到了一声尖叫,紧接着便又传出一阵嘈杂的喧闹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这个三国很核理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