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尔特这边从出道开始就是以后程着称。>
不管是100米还是200米。>
大家更加津津乐道的或者是被公众宣传的——>
都是他的后面。>
而不是他的前面。>
这就更像是博尔特的一种身份象征。>
对于绝大部分奥运会限定的田径粉丝来说,博尔特就是后程无敌。>
至于那些平常连奥运会都不怎么看的普通人来说。>
他们更加只会跟着媒体的说法走。>
那就是更加强化了博尔特后程第一无法被撼动的印象。>
因此时间久了,博尔特自己都对于后程更加的在意。>
以前布雷克的硬实力还没有提上来,他其实感受并不明显。>
随着布雷克的实力不断接近自己。>
现在博尔特这个地方,他还敢对布雷克保持绝对的自信,甚至是戏谑吗?>
不敢。>
这个词。>
博尔特很不愿意他出现。>
可他就是出现了。>
他现在就要迎接后程的挑战。>
而且自己是防守的一方。>
布雷克感受到了博尔特在150米之后的速度下滑。>
虽然这是他赛前就预料的事情。>
但当这一幕真的出现。>
还是出现在奥运会的决赛现场。>
布雷克感觉自己。>
才像是突然被打了一记“强心剂”。>
让他明白。>
现在开始。>
不再是博尔特的时间。>
该轮到自己表演了。>
160米。>
博尔特这里的降速还不算快。>
还能够用自己的送髋摆臂,压紧核心,让自己步频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可到了170米。>
他的情况明显就变得恶化。>
布雷克这里跑起来,光是跑动的姿态,你都可以看得出来,他更加的有余力。>
博尔特到了这个地方的时候,他的步频也开始明显的掉。>
已经没办法再维持了。>
而不要忘记了。>
博尔特他其实是个步频类型的选手。>
只是因为他的身高足够的高大,让大家以为他是步幅类型。>
而现在他最强的步频,已经开始往下走。>
布雷克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点。>
他就像一头野兽。>
紧紧的盯着前方博尔特的动作。>
一丝一毫都不肯放过。>
就看前面的人什么时候露出破绽。>
他就要冲上去。>
一击毙喉。>
“博尔特的速度开始下降了!”>
“布雷克追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现场解说员的话,回荡在整个伦敦碗的现场,甚至都钻到了博尔特的脑子里。>
博尔特本就不是那种跑动过程中极其集中注意力的人。这一点他不管是采访还是在自传里面,都无数次说过——>
他就是一个喜欢在跑动过程中胡思乱想的人。>
如果他处于领先。>
那这种胡思乱想。>
就是发散性思维,反而能让他的身体更加的放松。>
让他的自信buff更加加成。>
但如果他处于被紧紧的咬死。>
甚至是连他自己都知道……>
自己在最后几十米不是布雷克的对手。>
这里不再是自己的安全区。>
那这样的胡思乱想。>
就反过来会干扰到他自己。>
米尔斯看着这两个弟子在最后30米杀的难解难分,虽然他的确是更喜欢博尔特的天赋。>
哪有教练员不喜欢天赋过人的运动员呢?>
但是……>
你硬要说的话。>
他却更欣赏布雷克的努力以及自律。>
还是一句话,又哪有教练员不喜欢努力以及自律的运动员呢?>
当博尔特在各种放松的时候,布雷克的的确确是扎在健身房里面挥汗如雨。即便是他布置了强度更大的训练计划,布雷克也会在完成之后继续加练。>
这一点米尔斯是看在眼里。>
十年如一日。>
从未改变过。>
但很可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