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赵云感激的同时,心里也不免觉得有些愧对刘横。
得罪了太原王氏,对于想在并州这边经营煤场的刘横来说,绝对是一件后果很严重的事情。
“子龙兄不必介怀,这事情也与你无关,是那王家公子太过欺人太甚了点。”
刘横笑了笑,安慰赵云不必往心里去。
“接下来该怎么办?难道真要如文丑统领所说,去祁县将那太原王氏一族全部屠掉么?”
对于赵云来说,感谢的话只要说一句就足够,其他的放在心里就好。
所以他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忧心忡忡的说道。
目前在刘横身边的这些人里面,真正能够称得上是良善之辈的,恐怕也只有赵云一人了。
所以对于文丑那种属于滥杀无辜的提议,赵云自然是极其不赞成的。
只是他毕竟才认识刘横等人不久,又不属于神兵山庄的真正一员,所以当时也没有出言反对。
但现在只有事了他和刘横两人,赵云倒是觉得应该劝一劝对方。
在赵云眼中,刘横应该是一个英雄般的人物。
而英雄,是绝对不应该去迁怒别人滥杀无辜的。
刘横摇头道:“自然不会,我还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就杀人全家。”
赵云闻言终于放下心来,脸色一松,可随后却又苦笑道:“不过大家的的也并非没有道理,那太原王氏可不是易与之辈,刘大人最好早做准备才行。”
刘横心里一动道:“子龙兄可否有什么建议?”
在刘横的所知之中,赵云这位长将军不但武力超绝,而且智谋似乎也丝毫不弱,属于真正的智勇双全之辈。
而现在他身边在并州的这几个人里面,能够和刘横商量一下事情的,恐怕也只有赵云和褚燕两人了。
文丑和陈一的长处都不在这上面,问他们也是直截了当的打打杀杀。
但褚燕的出身一直让刘横不敢百分百的信任对方,至少现在还不行,因为对方的品性刘横目前还不清楚。
可赵云不一样,这位可以说是整个三国时期忠义无双的代表之一,所以就算两人才刚刚认识,刘横也完全可以毫无任何怀疑的相信对方。
沉吟了一下后,赵云说道:“云觉得倒是可以去并州刺史大人那边打点一下,我听闻这位刺史大人素来公正,想必应该不会任由太原王氏胡来……”
“并州刺史……”
刘横眉头微微一皱,开始衡量起来。
说起来,他现在其实不太愿意和这些刺史或者太守打交道,一来是他的官职着实太低,在对方面前点头哈腰卑躬屈膝实在让人很不舒服。
二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黄巾之乱一起,很多地方的当权者都会来一次大洗牌。
现在若是和某个人扯上关系,很容易被其他人误会,反倒会引发没有必要的麻烦。
所以刘横一直都不太愿意和那些刺史太守们走得太近,该有的孝敬直接送上便是,不求对方记得自己的好,只要不刻意来找麻烦就行。
不过赵云说的也有道理,在并州这里,能够和太原王氏抗衡的人,恐怕真的只有并州刺史了。
因为胡人经常犯边的缘故,并州刺史和其他地方不同,刺史大人手中掌有军队,权力要大的多。
若是真肯会被刘横说和一下的话,这点面子太原王氏肯定是会给的。
毕竟也不是什么大事,一块早就荒芜的土地而已。
虽然刘横杀了几个人,可那都是寻常的护卫仆从,并非是王家的直系子弟,完全算不得什么。
只是现在让人有些发愁的是,该如何和并州刺史接触,并得到向其求助的机会。
刺史大人当然不是什么阿猫阿狗之流都能够轻易接触上的,哪怕刘横这个县尉也不够格。
尤其他还不是并州的县尉,而是来自冀州,这完全属于跨地越界了。
而且就算真有机会接触上了,并州刺史也不可能随随便便的就答应帮忙。
太原王氏在朝中名声地位都很大,并州刺史向其说和就等于欠了对方一个人情,虽然事情不大,但牵扯却也不小。
就在刘横琢磨之时,赵云突然再次开口道:“刘大人可是在发愁如何让刺史大人出面?”
刘横点头苦笑道:“子龙兄猜的没错,想那刺史大人日理万机,事务繁重,哪里有时间理会我们这点小事。”
赵云突然笑了起来说道:“其实这件事情倒是很简单,云听闻并州那位刺史大人生平最大所愿便是杀尽犯边之胡人,永保并州不再遭受战火欺凌!所以此人最为看重那些敢于挺身而出和胡人作战的英雄豪杰之辈,只要杀过胡人提来人头,便会重重有赏,同时会答应对方一个在他职权范围之内的要求……”
刘横眼睛顿时一亮,道:“竟有此事?那倒是简单了。”
你让刘横拿出一大笔黄金来送给并州刺史,先别说他现在根本拿不出来,就算能拿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