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逆天换明 > 第五百一十五章 两帅展望

第五百一十五章 两帅展望(2/3)

上一页逆天换明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松一下。平常也没人陪某聊天喝酒,甚是无趣。”

陈继盛张了张嘴,本来想婉拒,但听到后面的话,还是耐下了性子。住一天再走,别让老领导失望也就是了。

毛文龙让人准备酒菜,他又领着陈继盛参观下自己的宅院。宅院虽不算大,但却很精致,还有些江南建筑的特点。

“公子在杭州那边可好?”陈继盛以为毛文龙有思乡之念,便随口说道:“已经长大成人,想必是文武全才吧?”

毛文龙摇头,说道:“比较文弱,谈不上习武;要说读书有成吧,可还差得远。唉,自己的路自己走,某也管不得。”

陈继盛笑道:“江南文风最盛,公子读书想必是差不了的。待辽东平定,不如接来久住。”

“谁知道他愿不愿意呢,水土问题,也不太好解决。”毛文龙有些无奈地说道:“算了,不说他了。你那么辛苦,娶妻纳妾,也有个人照顾。”

陈继盛嘿嘿一笑,说道:“现在太忙,待平辽之后再说吧!”

毛文龙看了陈继盛一眼,也不再絮叨,说道:“朝廷那边,急于剿灭民乱,对咱们东江镇很是牵就,只待平定辽东。将来嘛,恐怕不会太过宽松。”

停顿了一下,他冷哼了一声,说道:“很多文官都是忍耐着,到时候便要发作。但也无妨,有东江军在,朝廷也不降逼迫过紧。”

陈继盛皱起眉头,说道:“重建辽东,最需要的便是人口。如果朝廷在这上面掣肘,影响不小。”

“某也有这样的顾虑。”毛文龙垂下眼帘,沉声道:“还有,朝廷若调我军入关平定民乱,又该如何是好?”

陈继盛想了想,说道:“大靖虽没有明说,但从计划上看,却没有入关的想法。”

“他担心钱粮不敷,孤军有危。”毛文龙对郭大靖的计划了解得比较详细,说道:“再者,我军全是火器,弹药补充也是个大困难。”

现在的民乱已经到了山西,并有向河南蔓延的趋势。不管哪里,离辽东是远得很。

粮食或许能够就地补充,但弹药问题却是难以解决。当然,这也是郭大靖的一个借口,他是不想过早掺和进与农民起义军的作战。

“是啊,困难确实很大。”陈继盛说道:“乱民如风,我军要携带粮弹物资,追之不及。”

流窜是起义军的作战特点,也把官军拖得疲于奔命。郭大靖对此也颇为头痛,深知东江军虽然战力强悍,却也难以取得彻底的胜利。

关键是要有辅助条件,倒不是东江军不能打。杀个尸山血海,并不是郭大靖所希望的。

钱粮到位,民乱不平自息。嗯,还有土地,让百姓耕者有其田。即便是有大灾害,只要措施得当,赈济到位,也不是不能挺过去。

安卓苹果均可。】

你想想孙传庭搞的清屯充饷,在西北的重灾区,数年时间还能积攒出相当数量的钱粮,练出秦军呢!

片面地扩大灾害的影响,是朝廷和官府推卸责任的手段。办法总比困难多,就看你是否有那个魄力,真的是为民着想,把大明的社会财富平均一下。

不用说别的,郭大靖真要决定与大明决裂,就在京师之内,便能搜刮到几千万两银子。有了这巨量的财富,基本上能够解决所有的困难。

“东江镇军民这十数年来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难,也该宽松一下,享享福了。”

毛文龙的语气低沉起来,走向大树下的石桌石凳,缓缓说道:“大靖有宏图大志,但也不会马上行动,要休养生息一两年再说。”

陈继盛待毛文龙坐下,才在对面落座,说道:“大靖是个稳健的性子,向来是谋定而后动,倒不必担心他鲁莽从事。”

“东江镇的将来,辽东的未来,就要靠他了。”毛文龙感慨道:“希望能够长治久安,不会重蹈战乱的覆辙。”

陈继盛笑了笑,说道:“这倒是可以放心。辽东蒸蒸日上,是肯定的事情。”

毛文龙摇头,说道:“辽东未必在他的眼里,本帅只是希望他纵横四海时,还能照顾到辽东的袍泽和朋友。”

陈继盛愣了一下,不解地看着毛文龙,想得到详细的解释。

毛文龙却摆了摆手,稍显无奈地说道:“这个日后再说,本帅相信他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毛文龙的担心不无道理,呕心沥血打下的基业,没有眼光长远、坚毅不拔的人坐镇,不排除“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的结局。

蒙古诸部的德行,毛文龙清楚得很。你强大的时候依附归顺,你孱弱的时候,他们又会变了副嘴脸。

还有朝廷,对辽东的放任是暂时的。早晚会施加压力,施展阴谋。没有一个心智坚定,能力出众的人领导东江镇,不排除被分化瓦解的可能。

陈继盛能够理解毛文龙的所思所想,尽管不是全部。看历史上的名臣名将,死后凄惨的比比皆是。

李成梁如何,戚继光如何,张居正又如何,风光不再,皆是后继无人。

“大靖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逆天换明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