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大汉之我成了千古一帝 > 第116章 煮豆燃豆

第116章 煮豆燃豆(3/3)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是绝对欢迎皇上去汉中。”刘范仔细考虑了一下,回答道。

“王允,你的意思呢?”刘协又转头向王允问道,王允在刘协心里印象是个谋略深远的人,刘辩想知道王允到底有没有把握;王允说道:“我也赞同刘范的意见,到现在为止,我们对李傕大军没有什么好办法,接着这个机会断臂求生,汉中毕竟连着益州和荆州,我们会更主动一些!”

王允觉得现阶段还是安全第一,这样对自己,对刘协都是有利的;刘协的声音中透漏出一丝无奈:“好!就按你们的意见,刘弘、朱儁、吕布、刘范,你们负责与李傕谈判;对于杨彪、黄琬、丁宫、徐荣,要看紧了,别让他们出什么幺蛾子。”

杨彪四人被刘辩宣布了官职,在刘协心里是吃了苍蝇一样恶心,杨彪、黄琬本身就是士族的大佬,徐荣是董卓的旧部,暗地里与刘辩勾结也就算了;可丁宫一直是自己的人,没想到也会背叛自己,真的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要不是现在长安危急,刘协是真的想把这几个人都处置了。

诸般事宜都商量完毕,刘协便宣布散朝,单独把王允和光禄大夫周忠留了下来;王允直接说道:“皇上,要是你不愿意,我们也可以拒绝邺城的要求,或者增加一些条件!”

现在没有外人,王允觉得还是可以再试一试,毕竟这么随意放弃长安坚城,这心里是不好受啊!刘协笑着摆摆手,说道:“谈判你们就不要再插手了,老实说,我一开始并没有想到刘辩会做到现在这一步,老实说,我自认不是对手。”

刘协的一番话,让王允有些挂不住了,一旁的周忠更是一言不发。说一千道一万,刘辩攻打长安的过程太过耀眼,拥兵二十万的关中似乎根本不堪一击,这也是朱儁现在建议退走汉中的原因。王允劝道:“皇上无需过于担忧,城中还有六万精兵,扶风郡等地还有七八万人,要不是韩遂等人突然倒戈,皇甫嵩的援军已经到达长安城下。”

刘协当然知道王允的想法,他不想在这方面和王允纠缠,毕竟打仗不是王允的强项;刘协问道:“你们都和六国盟打过交道,能和我说说六国盟吗?”

“什么?”王允和周忠同时失声,有些奇怪地看向刘协,看到刘协点点头,两人的脸色越来越凝重;难怪刘协同意去汉中,是因为刘协已经认识到,靠自己与刘辩争雄,基本上已经不可能,需要争取外力,即便是六国盟这个危害大汉的组合,刘协也不在乎了。

周忠忍不住问道:“皇上,六国盟是一个神秘的组合,没有人能知道他们的秘密,何颙、伍琼就是其中的一份子,这样的名士都只是一个走卒,和六国盟联系无疑与虎谋皮,我们要慎重啊!”

刘协站起身来,慢慢地走两人面前,悠悠的说道:“可这是唯一可能击败刘辩的方法,哪怕是一杯毒酒,我也要喝下去。”

王允这时终于确定,刘协、或者刘弘与六国盟是另有联系方式的,王允马上明白了刘协的意思,刘协现在这样问,不过是提前埋下这个鱼钩,将来有事的时候往自己和周忠的身上推。刘协果然是念旧的人,把刘弘看得比什么都重。

王允哈哈笑道:“皇上言重了,这是一桩小事,尚书赵温就是六国盟的人,要不然,上次商议谢甄去李傕宣读旨意的时候,臣也不会带着赵温来;那个主意就是赵温出的。”

周忠被吓出一头汗,难怪那次自己觉得怪怪的,王允找刘协商议大事,带着一个不是心腹的下属;赵温的身份确实够惊人的了,王允这么毫无顾忌地说出来更可怕,仿佛和刘协较着劲,有一种不管不顾的味道,这对君臣,好像都有些不顾后果了。

周忠暗暗在心里拿定主意,倘若刘协去汉中,自己要不然去邺城,要不然就回老家,省得费心费力,最后祸及家人。周忠不明白的是,刘协在圣旨里为什么没提到自己,难道自己已经不足挂齿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