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大汉之我成了千古一帝 > 第133章 异曲同工

第133章 异曲同工(2/3)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营里研究,要是弄出来,便可以在各地推广。我和钟繇设计出来的雏形……”

赵云拿过来图纸,刘辩给孔融他们解释;见刘辩侃侃而谈,孔融二人有些恍惚,这小子怎么什么都懂,反而他们处于尴尬的地位……

刘辩忽然停住了,发现孔融和祢衡都直勾勾地看着自己,纳闷地问道:“两位,什么有不妥的地方吗?”

“当然。”祢衡毫不犹豫地说:“老百姓连木炭都买不起,用得起石炭?不过穷人没你这个皇帝讲究,柴火、牛粪、木炭那些都能烧炕,这个我要说句公道话,皇上,要是最后成功了,你和钟繇功德无量,救了成千上万条人命。”

钟繇愿意花功夫去研究,和祢衡是同样的看法;而祢衡对于石炭贵这点没说错,真正开始大规模使用煤的时期是北宋,但全国也就不到三十个石炭场,一般人家根本买不起。

但是对于刘辩这个穿越者来说,晓得煤炭工业的辉煌,对于使用还是信心十足的:“最主要的是寻找石炭矿,我准备把石炭矿摆在盐铁司下面,发现一片矿区,就建立一个炭场;并且我会允许私人开采石炭,经营炭场,只要交税给我就行。”

刘辩一个皇帝,却开口闭口生意,让孔融和祢衡听起来都非常无奈;只不过刘辩的这个设想足够精彩;河北、河南、关中、并州、西凉、幽州其实都需要取暖,按照刘辩想法推行下去,石炭绝对是大生意,盐铁司的税也能收得盆满钵满。

“皇上,我有一种错觉,总感觉你好像小时候学的不是帝王之术?”祢衡首先忍不住纳闷道;刘辩摇头说道:“我不知道你们说的帝王之术,我喜欢的还是商人的做事风格,明码标价,落地还钱。”

“皇上还真是豁达。”孔融酸溜溜地撇了一眼刘辩,他涵养极好,可也受不了刘辩的这套说辞;只是孔融不是祢衡,他熟悉汉灵帝和刘辩的事,晓得刘辩自幼还真是没受过什么帝王之术方面的培训,刘辩一开始是寄养在史道人家里,回到宫中的时候,灵帝已经打算培养刘协接班。

祢衡却不服气,反而皱起眉头道:“皇上,你说的是笑话吧?”

刘辩也察觉自己失言,笑着说:“那就是一个玩笑,不过你们想想陶朱公是谁,就不会觉得商人低人一等。我其实一直有个想法,想取消一个条例,就是市井子孙亦不得为吏,把医、商贾、百工列为良家子。”

孔融点头说:“臣赞同,实际上,这一百多年来,很多商人都通过察举制做了官,商人拥有财富,学习条件自然是极好的,在举荐方面,有着种种手段获得举荐名额,桑弘羊、东郭咸阳、孔仅,都是的典型例子。与其掩耳盗铃,不如光明正大地说出来。至于良家子,现在看,真的无所谓。”

孔融在心里给刘辩点赞,华佗的医院、和刘辩做生意的商人,这些人可不会平白无故地跟随刘辩;而刘辩也需要这些人,一句良家子,是刘辩能付出的最便宜的价格,可以让无数人为了这个身份,替刘辩与方方面面的敌人对抗到底,至死不渝。

难得两人有机会谈得如此融洽,刘辩问道:“孔大人,你掌管过一方要地,如果没有突遭变故,你打算如何实现你的理想。大汉,到底该何去何从?”

这个问题把孔融给难住了,就算他和陶谦等人指点江山的时候,其实并没有一个肯定的说法,才导致后来陶谦铤而走险……

从桓帝开始,大汉的政局从来没有一个稳定的时候,宦官、外戚和士族政见不同,争执、打压、政变,再争执、再打压、再政变;一个个掌权的人跟走马灯一样变幻,还就是刘辩亲政以后,朝廷表现出了战争的潜力和权威,孔融陷入了沉思,往事过山车般的在孔融的眼前飞速而过。

想了很久,孔融竟然发现,他根本回答不了刘辩的问题;他孔融是大儒,九卿之一的重臣,让他汗颜的是,他竟然不知道国家该何去何从?孔融顿时感觉自己置身冰窖之中,浑身发凉;祢衡其实也和孔融差不多,只不过他的职位没有孔融那么高,看待的问题少了很多自我否定。

“哎……”孔融长叹一口气,大汉想要富强,原来是如此之艰难;祢衡看到孔融如此失落的样子,心中的惊讶简直无法形容。在他的印象中,孔融一直是从来不服输的人,可是这一刻,孔融眼中的那股劲头没有了。

“皇上,你就别卖关子了,眼下的邺城,不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吗?”祢衡急中生智地说道:“你心里多少有些想法吧。”

虽然祢衡的心中也非常想要知道答案,可是他也知道,答案不是那么好找的;果然,刘辩苦笑道:“祢衡,你高看我了。你们不知道,当初来邺城可是孤注一掷,多亏了将士们的血战,才保住了眼下的局面。”

“从上到下缺乏信仰。”孔融说了半句,又沉默了起来;刘辩笑道:“孔大人,您可是怨气不小啊!”

三个人,开怀大笑,刘辩让人摆上酒宴;刘辩现在不在乎吃喝,可是看着孔融、祢衡直接拿酒碗喝酒,刘辩晓得自己失策了,这两位可是酒仙级人物。亏得赵云、郗虑的酒量都不错,五个人才喝了个旗鼓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