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大汉之我成了千古一帝 > 第161章 听音辨意

第161章 听音辨意(3/3)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庞家了,庞家在襄阳豪门中排在第五第六的位置,但是庞季是一郡太守,庞德公是荆襄第一名士,确实具备了刘辩需要的特征;周瑜没有去揭晓谜底,继续吃喝。孔融从外面走了进来,直接坐在周瑜的对面,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皇上,这夜光杯不错。”

“朕也只有四个,没办法赏赐你们。”刘辩开了一句玩笑才问:“孔融,你怎么从邺城来洛阳了?”

孔融习惯性地一开口就进入正题:“我觉得许靖这个人有问题,他似乎读书读迂腐了,坐在御史中丞的位置上,整天想着的还是书上的盛世,其实尽信书不如无书。”

眼看着到中午了,暮春的气候与早春完全相反,更接近于酷暑;院子里竟然传出了蟋蟀的叫声,处于安全考虑,刘辩的住宅并不是什么闹市区,而是在皇宫遗址上修复的连在一起的五座院落,周围几乎没有什么建筑物,每个院落里都有自己的院子。

刘辩住在正中间,院子前后都有小花园,推开书房的窗户就能看到后花园里的春色;关上窗户,窗外窗内就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刘辩解释说:“许靖是个安分守己的人,不会出什么乱子,孔大人要是对御史那边不放心,也可以推荐几个进去……”

孔融听刘辩的口气,似乎是在玩弄平衡术,当然,这要分两面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是安分守己是老百姓的日子,站在庙堂上就应该有所作为。孔融刚想开口,却出乎他意外的是,周瑜开口道:“要是孔大人不嫌弃的话,我想说说看法。”

“你就是周瑜吧,说笑了,我最近听说你很多事,不会觉得你年纪太轻,说话缺乏说服力。只是我也算看出来了,周瑜志不在朝廷。”孔融眼神复杂的看了看周瑜,他其实更加担心的是,当战争结束之后,刘辩会如何来治理一个太平盛世;孔融赞成刘辩一日三餐的理想,但是孔融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毕竟粮食来之不易。孔融无法将这些想法全说出来,只能是希望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周瑜这样的靓仔,孔融就看得比较顺眼,回头问刘辩:“皇上,有个事情一直困扰我……”

“孔大人别吓我,有什么话就请说,只要能说的,我一定知无不言。”

刘辩是话中有话,显然如果孔融问了不该问的,他是绝对不会说的。不过孔融的问题,让他也是大吃一惊:“皇上,你也知道,战乱粮食欠收,你能不能提前把你的法子说出来……”

听音辨意,孔融虽然没有明说,但刘辩还是听明白了一个大概,孔融担心的并不是粮食奇缺,而是担心刘辩的法子是什么。不得不说,读过书的人就是思路开阔,刘辩相信孔融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刘辩笑道:“孔大人你是担心因为一日三餐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你放心,我不会强求。”

刘辩一语中的,几乎没有给孔融解释的机会;孔融其实心里面的担忧正是如此,听刘辩这么一说,孔融反而有些不好继续说下去,孔融无奈道:“我能不着急吗?眼看皇上就要威震四海,那些被皇上收复的地区,百姓可就指望着皇上你能让他们吃饱饭,一旦希望成了泡影,这种局面,皇上,难道你就没有想到过?”

刘辩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回答,让孔融有些失望;而站在刘辩的立场上,太平岁月还远远没有到来,一旦自己失误,被任何一个对手翻盘,那样的日子甚至还需要十年二十的时间。这也是刘辩不敢妄言的原因之一,不过刘辩在心里不会承认自己放弃理想,也不愿放弃这个理想,这是穿越以来唯一觉得值得奋斗的事;刘辩沉闷地喝下一杯酒,叹口气说:“散了吧,朕觉得有些累。”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