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大汉之我成了千古一帝 > 第165章 锦帆号

第165章 锦帆号(3/3)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这让荀汪有苦说不出来,做生意多少是有些技巧的,还需要投资,陈家要是拿不出钱来,总不能让陈家卖田地卖祖产吧,荀汪只能向刘辩讨教,到底该怎么办?

“皇上,你看,这个商号如何操作是好?”荀汪说完大致的情况,自己也觉得前景并不是太乐观;刘辩惬意地坐在椅子上,思索着说:“师叔,你忘了,刘家也是豫州的一份子,陈王和阳翟长公主可以参加商号;至于陈家,陈纪应该只是出面做个样子,真正有兴趣的是陈群,他也不是真的想做生意,或许只是想找个跳板,这样吧,我征辟陈群为豫州刺史府从事。”

“那么水会很浑。”荀汪表情有些严肃,他担心刘辩和陈家都是另有打算,到时候一帮真正想做生意繁荣豫州的人就会掉到坑里;荀汪发现刘辩皱起了眉头,这让他有些好奇。刘辩的表现似乎是听到了一个让他非常拿不住主意的问题,良久,刘辩才开口道:“师叔,荀家、曹家、阳翟长公主三家单独掌握工坊如何?你们各持三成股份,华佗持一层股份,刺绣坊由阳翟长公主派人管理,瓷器坊荀家管理,染坊曹家管理。”

“染坊我懂,现在颍川、长社的几家小染坊听说正在合并,原来是皇上的安排。只是刺绣坊和瓷器坊真的能办起来吗?”荀汪想不出来,刘辩为什么这么有把握;刘辩当场就做了保证:“师叔,这件事我的商号一直在操作,只不过是分一部分人手给你们。”

“这是好事啊!那我们就要开始收购蚕丝了。”荀汪立即明白刘辩的意思,北方虽然也有蚕丝,但是要是和南方比起来,产量不够大,品质也不够好,再加上工匠水平的差异,原先多少人都失败了。

“师叔,你没有弄清楚我的意思,我是目标要放在明年。”

刘辩说了自己的一个判断,许昌这边的动作不会没引起吴郡那边的主意,吴郡人可以不在乎袁绍的死活,但是绝对不会允许自己吃饭的本钱受到损失,所以各方面的拦截和反制手段是必然的,甚至会在北方刺绣刚出来的时候来一场打压。

要应付这样的场面,与其在还没有成型的刺绣坊下功夫,不如豫州商号直接向各家士族购买成品;豫州就在扬州边上,两边豪门士族联姻不断,恐怕很多从南方来的小姐和陪嫁丫鬟就是刺绣高手,只要价钱合适,双方就可以合作。假如荀汪的脸面够大,也可以请这些人家技术入股。

“技术入股?要是给这些女人个人,她们家里未必同意;要是不给那些女人自己,她们又未必有兴趣出来做事。”荀汪被刘辩的说法吓了一跳,深深觉得不可思议,他比刘辩清楚,很多高手都是大户人家的媳妇;大汉的女子虽然放得开,但是家里的地位还是差了些。

刘辩听了这个理由,笑了笑说:“我姑姑就是女人,你要不方便,就让我姑姑去烦这个神,我想他肯定有办法;其实华佗的医院就有许多女人,譬如荀采,现在已经能够单独给人看病,还能做几种小手术。”

荀汪忍不住叹气,原本他们是希望荀表跟着刘辩,荀采只是去邺城散散心,开始一段新的人生;可是现在,唉,荀汪叹了口气,低声问道:“皇上,能不能放过荀表?”

刘辩同样叹气道:“师叔,我也不想怎样,还是等见到荀表再说,我把他交给你们处理。”

“多谢皇上。”

刘辩能够网开一面,荀汪心神稍定,心思回到生意上问:“豫州商号的其他人会不会认为我们三家太贪婪了?”

刘辩笑了起来:“这些工坊是我让出去的,我让给谁,别人管不了;师叔,那些人是冲着豫州商号可能有的特权来,未必在乎生意本身,最起码不会把各自原先的生意放进来。师叔你只是牵头人,不是老大,管不了他们的生意,也保证不了他们的发财。”

荀汪又叹了口气,他发现自己最近叹气的时间似乎越来越多。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