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明末逐鹿天下 > 第556章 建国上

第556章 建国上(2/3)

上一页明末逐鹿天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王伯诺同时介绍西南边的地形,西南边是山林地形。

再向西走就是一大片荒山,只有着不多的植物,那里生存的部落也非常少,当地缺少水源。

荒漠再向西,有一片不知道多长的大裂谷,阻挡了前方的道路。

裂谷深不可见底,还极为的宽阔。

王伯诺从当地部落口中分析,裂谷的长度大致能有从松江府到广州府的距离。

王仲策听到这种情况,他就知道郑国向西南方向扩张的极限。

这是一条极为重要的情报,郑国今后扩张的主力,还是要转向南方。

王仲策了解到大哥的辛苦,他立刻不断敬茶感谢。

王伯诺不会表现出自己的情感,看到兄弟非常热情,他连忙转移话题,询问道:“郑国的建国典礼什么时候开始。

名不正则言不顺,想要统治这片地域,必定要建国称王。”

王仲策听到大哥这么说,他表情变得更庄重。

“七日之后,大华的船队就会到来。

不止有着新一批移民,还有从印度土邦那里购买的奴隶。

郑国将会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独特的国民晋升体系。

我准备趁着这个机会建国。”

“好,太好了。”王伯诺激动的说道。

他回到金兰城,身体有些疲惫,但精神却高亢。

王伯诺开始帮助王仲策,处理一些建国前的事情。

移民从金兰港登陆,他们一脸迷惑的进入到金兰城。

有一些从印度地区来到这个地方的奴隶。

他们双手合十在祈祷,不知道接下来的命运。

聪慧的奴隶,他们平时频繁接触船员,已经能听懂汉语的大概意思。

郑王王仲策同时准备好建国的仪式。

他选择一个艳阳高照天下,正式举行建国大典。

郑王王仲策祭拜祖先,他在黄帝雕像下,接过大华皇帝赐予的圣旨和玉玺。

郑王王仲策冲着官员和移民,他大声说道:“从今天开始,郑国成立了。

我们拿起枪,守护脚下的土地。

这片土地是我们及其子孙,永远的土地。”

他讲完话之后,亲手拿着铁锹,在金兰城的中心,挖出一个大坑。

郑王王仲策与他的大哥王伯诺,两人合抱一块石碑,把这个石碑竖立在坑内。

郑国的官员和百姓代表,他们双手捧起土,把这个石碑填埋。

石碑上用金色的漆,书写着郑国两个大字。

郑王王仲策在国碑下方,宣读着他对官员的奖赏,还有郑国的基本制度。

郑国时报这份郑国官方的报纸。

详细报道郑国建国大典还有国家制度的情况。

没有参加建国大典的百姓,他们可以从报纸上了解到信息。

移民们听到郑国成立的消息,他们顿时感觉到自己有根了。

他们不是漂泊在海外的游子,而是有着自己国家的人。

移民们了解国民等级制度,他竟然与国民拥有的财富密切相关。

哪怕是一名黑人,只要他能为国家捐款一万两黄金,那也能脱离奴隶,成为地位最低的三等国民。

郑国想要当官,除了科考之外,还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捐献大量的黄金白银,成为一等国民。

国家每年会从一等国民之中,选拔一些人才成为官员。

郑国的国策就是重商,商人们除了军队无法染指外。

哪怕是兵工厂,商人都可以筹钱开办。

郑国除非明令禁止的产业,商人们都能自由开办这个产业。

郑王王仲策站在郑王宫中,观看着外面庆祝的百姓。

他低声呢喃道:“不知道这一步棋,走的到底对不对。

重视商人,郑国短时间内必然会迎来大发展。

但重商的国家今后怎么样?谁都无法预料。”

王伯诺听到兄弟的担忧,这项政策就是在他的建议下,郑国内阁经过数次讨论,这才形成的政策。

他出生鼓励道:“郑王,我国军队的实力没有辽国强,甚至是不如闽国。

哪怕是晋国,晋王李凤鸣也是军队出身,他在军中有着大量的人脉,可以招募一些军官作为军中骨干。

我们不想落后,必须要另辟蹊径。

我平时与很多商人接触,了解他们最担忧的情况。

那就是朝廷局势突变,他们的身家性命不保。

只要我们给予这些商人尊重,保证他们的安全感。

必然会有大量商人,带着资金和技术,来到郑国发展。

这些商人的到来,能促进郑国高速发展。”

郑王王仲策表情纠结,他随后叹了一口气。

“希望如此!”

………………………………

尼罗河畔的罗阳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明末逐鹿天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