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堑,长一智!>
南韩村一仗,部队就是败在八路军地道手里,同样的错误绝不能再犯第二次。>
中队长马上点头:“找到几个地道……都是用老百姓地窖扩建而成,但里面空无一人!”>
第二大队大队长突然插话:“参谋长,我估计八路军原本想用这些地道跟我们打巷战!”>
“但他们被我们的炮火优势跟空军优势吓到了,临时决定放弃县城,这些提前挖好的地道只能弃之不用!”>
中队长跟着补充:“我们发现的这些地道都是独立的,顶多三四个院子连在一起,跟外界没有任何联系!”>
“那就对了!”第二大队大队长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
“如果八路军真想用这些地道杀我们一个回马枪,夜袭我们,肯定会把城内所有地道连在一起,再连接到城外。”>
“不然那些孤立的地道只能跟我们打打巷战!”>
竹内中左仅有的顾虑被部下解除后,当即命令:“部队马上进城……同时向旅团长报告我们夺回顺平的好消息!”>
“部队将在城内好好休整一晚,明天开始搜寻八路军主力,争取五天内找到他们,消灭他们。>
跟昨晚相比,也许是因为有城墙保护的缘故,小鬼子今晚睡的特别安心。>
不到八点,热闹了一个下午的顺平县城就安静下来。>
一千七百多个日伪军,除了四百多人坚守城头,其他人全部躲在营房呼呼大睡,竹内中左也不例外!>
昨天晚上遭到八路军夜袭,每个人都折腾了半个晚上。>
本就疲惫不堪,今天上午又赶了一二十公里路,下午搜s县城,整理营房……大家更累了,倒头就睡。>
也许是因为城内没有外人,除了城头巡逻队跟警戒部队,其他日伪军连警戒哨都没安排!>
街道上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影。>
晚上十一点,城东头一户人家的灶房突然传出一声轻响,架在土灶上的铁锅随即动了起来……>
然后就看到铁锅被一个战士托举起来,确认没危险后,战士很小心把铁锅放到旁边,随即钻出土灶,摸到门口警戒……>
这是一个连接到土灶的地道出入口……>
不一会儿,房间跟院子里就挤满了八路军战士。>
因为人太多,不得不往两侧院子里转移!>
连长守在出入口帮忙搬运炮弹跟迫击炮零件,这是黄宇临时做出来的决定。>
县城不同于南韩村阻击阵地。>
这里有大量院子可以被日本人据守,要是没有重武器远距离攻击敌人,部队在攻打院子的过程中肯定会付出巨大代价。>
正好部队在南韩村缴获六门迫击炮,加上独二团跟守备团本来就有的二十多门,足够给每个参战主力连配上三门。>
要不是山炮跟步兵炮太难运输,无法走地道进入县城,他都想把团主力装备的几门山炮跟步兵炮一起运进县城参战。>
“周连长……三门迫击炮跟一百五十发炮弹都运进来了……从现在开始,炮排全部听你指挥,你说打哪里就打哪里!”迫击炮排排长最后一个钻出地道,看着带队周连长一脸报告。>
周连长看了眼手表后回答:“距离总攻时间还有半个钟头……”>
“你们先休息十分钟……然后跟我们一起去攻击位置!”>
“咱们的目标是小鬼子城东驻地……那里驻守了两百多个日伪军……争取摸到他们眼皮子底下发动攻击,十分钟内结束战斗,把他们一网打尽。”>
县城外面,守备团四个连正一分为四,在距离县城城墙五六百米位置修建阻击阵地……>
南韩村一仗,守备团参战部队损失虽然远低于小鬼子,但他们总兵力太少,综合一算,几乎每个连都伤亡过半。>
今晚他们的任务是消灭所有出城日伪军。>
别看人少,装备却好的出奇。>
重机枪不适合巷战,孔捷大手一挥,全部加强守备团。>
搞得四个连虽然只有六七十人,但却装备五挺重机枪,火力不是一般的强大。>
城东日伪军驻地,周连长带着警卫班打头,最先摸到这里。>
结果驻地门口一个小鬼子哨兵都没有。>
沙袋围成的机枪阵地里面也空无一人!>
驻地里面空荡荡的,连巡逻队影子都没看到!>
这一幕把他给搞蒙了,下意识第一反应就是驻地里面没有人。>
不然以鬼子的谨慎性格再怎么大意也不可能连个哨兵都不安排。>
直到一个侦查员摸到他身边,他才意识到一个巨大战机正向他敞开怀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