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升眉梢一挑,不置可否的说道:“老夫人记性挺好。看来还能多活几年。”>
“老身能活到这般岁数,多亏阎王保佑!小伙子有空多拜拜阎王,没有一点坏处。”>
说着,老夫人不在看赵升脸色,步履蹒跚的向院外走去。>
正巧这时,焦脸汉子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一见老夫人走了,急忙在同伴的搀扶下,慢慢走出院子。>
赵升眸光闪烁,目送对方走出院门,始终没有出手。>
时间从来站在他这一边,“今天”仅是初遇,根本无需冒险出手。>
这时候,清矍老道神情严肃的走了过来。>
赵升一见,立即拱手行礼:“晚辈赵公著,见过秦庙祝。”>
“哦,原来是赵员外家的公子。你今日来此,有何要事?若无要事,本庙累了,请自便。”>
清矍老道语气冷漠,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模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升见状,干脆说道:“晚辈有些疑惑,需要秦庙祝求教。若能解惑,明日晚辈会派人送上三百两香火钱。”>
一听有三百两银子,秦庙祝顿时态度大变,笑容和蔼的招呼赵公子进静堂一叙。>
赵升跟随此人进了静堂,各自落座。>
秦庙祝亲自倒了一杯茶,送到赵升面前,同时笑吟吟的问道:“不知赵公子有何疑惑?老道必定全力为公子指点迷津。”>
赵升闻言,含笑道:“在下对十王庙的来历和渊源很是好奇。庙祝不妨从头说起,就当你我闲暇一聊。”>
哪知听了这话,秦庙祝眼中露出一丝诧异,顿时被赵升看在眼中。>
赵升心念电转,故作好奇的问道:“怎么?莫非之前也有人问过类似的问题?”>
秦庙祝一挥长袖,若有所思道:“不错!加上公子你,今日已有三个人问过近乎同样的问题。”>
“哦,除了陈老夫人,还有哪个人问过?”赵升心头一凛,仍旧装作好奇的追问。>
秦庙祝大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沉声道:“除了公子和陈老夫人之外,还有一位年轻书生。此人自称出门游历的读书人,今日清晨便来了十王庙。他也是第一个询问的。”>
赵升听完,瞬间回忆起进门时碰见的那个年轻书生。>
一念闪过,赵升不在意的笑道:“真是挺巧的。不过无需在意。您可以说了。”>
秦庙祝没有多问,便从十王庙如何建立开始说起……>
“……时至今日,三姓子嗣淡薄,最近几代更是代代单传,已有绝嗣之象。老道虽暗暗心急,奈何天数使然,人力无法改之…唉!”秦庙祝神色黯淡,语气充满了无力。>
这时,赵升听得心潮起伏,他原本以为乡志上记载得已经够详细了,谁又想到十王庙的背后还隐藏着不少隐密。>
十王庙的建立,源于一场史无前例的洪灾。>
一千三百年前,当明溪镇还被称作冥河乡的年代,一场空前洪灾突然爆发,汹涌的洪水冲垮了河堤,淹没了冥河乡,并将千里沃野化作一片汪洋。>
洪水肆虐,河水频频改道,不断冲刷处一条条沟壑。>
等到洪水退去,在冥河乡附近一处新形成的河道下面,突然显露出一座无名陵墓。>
陵墓里有众多古物,四周墙壁描绘着众多阴森诡异图案。>
开启棺椁后,在里面发现数本古籍,古籍记载十殿阎王和地狱轮回种种“故事”,而这便是十王庙最初由来。>
当年发掘这座无名陵墓的只有三人,三人正是秦,陈,李三族祖先。>
秦陈李三姓祖先瓜分墓中古物后,发了一笔横财,同时一起出资建了十王庙。>
从此之后,十王庙的庙祝就由三姓族人轮流担任,一直到今天也未改变。>
秦庙祝正是出身秦姓一族,而上代庙祝姓李,早已过世多年。>
赵升听完沉吟一下,忽然灵光一闪,当即取出那个白玉杯,放在桌子上面。>
“不知…此物是否出自那座无名陵墓?”>
咦?>
秦庙祝轻咦一声,连忙拿起白玉杯放在眼前端详。>
等到反复辨认过杯壁“字纹”之后,他重重点了点头,神色复杂的说道:“此杯又名明月还照盏,正是众多古物中的一件。三百年前,我族先人曾经将其典当出去,后来便不知去向。没想到今日又能看到此盏。”>
赵升闻听此言,已经确定那座无名陵墓只怕是破局的关键。>
想到这里,他连忙询问陵墓所在。>
秦庙祝倒也爽快,直接说了一个地点,同时再三表示,那里早已化作丘土,根本无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