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北宋大法官 > 第653章 破产法案

第653章 破产法案(3/5)

上一页北宋大法官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赵顼绝逼不会犹豫的。

关键他暂时也没有打算修宫殿啊!

这买卖绝对做的。

官员一看,皇帝这都不出声,咱们还骂个什么劲,到时去垂拱殿谈吧。

张斐根本无心关注赵顼在想什么,因为他们两个早就商量过的,他又继续说道:“由此可见,如今大家嘴里的顾全大局,那不过是掩耳盗铃,是任凭国家继续腐朽下去,简单来说,就是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许多官员听罢,顿时怒睁双目。

诬蔑!

这真是赤luoluo的诬蔑啊!

可是许多官员也是沉默以对,尤其是宰相们,因为他们认为这就是事实,大家如今都是拖得一天是一天。

很简单,这三冗问题,解决方案是再简单不过,就是节省开支,可为什么做不到。

但是,皇帝现在很着急,王安石才会被重用。

很多官员认为,这就是皇帝不做声的原因,别看张斐的一些话,有些大逆不道,但他的最终结论,却是说在皇帝心坎上。

张斐又道:“而法制之法的做法,看似莽撞,但其实是为顾全大局,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保障了一个国家的基本安定,百姓不会民变,士兵不会兵变。至于官员么那也只能怪他们能力不足。

元学士在河中府的成功,已经说明这一点,其实通过政策的调整,是不至于让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来,故此河中府并没有到债务重组的地步,所以我说得债务重组,也不是必然要这么做,而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赵抃、吕公著他们稍稍点头。

这么说的话,其实大家还是能够理解得,如果闹到那种地步,就是以前的制度,官员也得受到惩罚,只不过张斐是比较激进的,不是抓人问罪,而是将所有官员都给裁了,核心就不是惩罚,而是还债,而是财政。

张斐又道:“而这,也属于儒家之法的一大弊病,就是执行方面的欠缺,在这里我指得是儒家之法,而不是儒家思想。而法制之法,将会补全这一短板。”

富弼问道:“这话又从何说起?”

张斐回答道:“正如我方才所言,儒家思想只是大臣面向君主,本也应该如此,这就是大臣们的职责所在。可问题就在于,一旦君主采纳,执行者还是大臣,这么一来,就会出现两个问题。

其一,大多数大臣肯定只会建议君主从(一)降到(零),是决不可能是从(一)升到(二)。因为执行者也是大臣,试问谁又会给自己增加难度,即便宰相想要这么做,那底下官员也不答应啊。”

赵顼这回听得是频频点头,毫无顾忌,心道,一针见血,一针见血啊!

文彦博摇摇头道:“此话我不敢苟同,大臣若是做不到,还建议官家这么做,这与祸国殃民又何异?”

王安石不禁瞧了眼文彦博,他这是在暗示我吗?

张斐点点头道:“文公言之有理,而这就是我要说得第二点,在儒家之法下,皇帝是非常容易听信谗言,忠奸难辨。

根据当下的制度而言,一般来说,先是皇帝提出一个目标,宰相为此去设计方案,最终由底下的官员去执行,从而完成这个目标。

假设皇帝提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正直的大臣必然就会去劝阻,而投机取巧的奸佞小人则是会表示自己可以帮助皇帝,完成这个目标。结果皇帝就有可能听信小人之言。

若翻开史书,许多许多奸臣,就是凭借这一点上位的。但这是不是皇帝的错,我觉得还得具体分析,如果皇帝只是单纯得满足一己私欲,而不顾财政危机,修宫殿,或者干嘛,那皇帝当然也有错,这也就是史书上所记载的昏君。

但如果皇帝是要励精图治,是要开疆扩土,是要建万世功业,这就不能说是皇帝的错。”

文彦博听罢,不禁都感慨道:“这小子拍马屁,也真是前无古人啊!”

一旁的司马光、吕公著都是笑着直摇头,当初阿云一案,他们就已经见识过了。

这话对于皇帝,其实很不中听,你都这么说了,老子以后就别修宫殿。

但是在坐的大臣,都知道,当下这位小皇帝肯定非常爱听。

赵顼的目标就是要励精图治,开疆扩土,但他这个主张受到很大的阻碍,他现在非常需要理论上的支持。

张斐道:“我们假设皇帝是要开疆扩土,但是财政暂时不足以支撑。那么正直,且有能力的大臣,是会在不增税的情况下,改善财政,帮助皇帝开疆扩土。

可是这种大臣一般都是五百年难得一见,如萧何、如房玄龄,目前我朝王学士也在走这条路,但尚未证明。”

王安石凝重的神情,宛如雪莲绽放,当即就笑了,是很大方地点点头。

方才他认为张斐、文彦博的说辞,就是在讽刺他,因为他就是在这个关键点上位的。

如今张斐这么一说,将自己放在萧何、房玄龄同列,那完全是正确的。

可马上惹得不少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北宋大法官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