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北宋大法官 > 第730章 版本答案

第730章 版本答案(3/5)

上一页北宋大法官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二府条例司的目标。”

“全部完成。”

薛向非常自信地说道:“均输法每年为国家节省大概一两百万贯的支出,同时每年为京城运送六百万石的粮食,在均输法此之前,运送到京城的粮食,最高也就五十五万石,除此之外,均输法还能够为朝廷创造出不少的利润,可谓是一举多得。”

张斐问道:“关于这利润,我想知道的是,具体有多少?”

薛向稍显迟疑道:“具体我并不清楚,但是肯定比减少的商税要多。”

“大概呢?”

“这个,时多时少,到底做买卖也是有赚有赔的,这也不好说。”

薛向有些顾左而言他。

一些御史捋了捋胡须,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还想瞒?

你瞒得住吗?

“但是有人给我们检察院递上一份证据,根据这份证据来看,发运司有一百万贯籴本的支出,是不翼而飞。”

此话一出,全场一片哗然。

不少官员,都是瞪大双眼。

一百万贯?

真的假的?

这可真是太疯狂了啊!

自建国以来,贪污腐败当然也有,但从来没有谁,能够贪污一百万贯。

这一定是假的。

就连那些旁观的商人都这么认为。

文彦博倒是非常淡定,心中暗叹,他们到底还是没有忍住啊!不过这样也好,避免他们继续这种勾当。

而革新派的官员,也是一脸不信,可见薛向沉默不答,顿时信得几分,不禁暗怒,你特么的,贪了这么多钱,也不分我们一点。

张斐又再继续问道:“是否有此事?”

薛向瞧了眼张斐,点点头道:“确有其事。”

张斐问道:“那这一百万贯上哪去呢?”

薛向道:“熙河地区。”

文彦博不禁双目一睁,蒋之奇等御史们也是面面相觑。

胡说八道。

首先,这钱就不是属于皇帝的,而是属于内藏库的,其次,这钱是进入皇帝的腰包,怎么会跑到熙河地区。

张斐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薛向道:“我们发运司最初的籴本,全都是从内藏库拨出来的,但是这钱等到东南六路将税收上去时,可都是要还给内藏库的。”

张斐点点头道:“这我知道。”

薛向道:“由于内藏库当时储备有限,官家不但命令两浙路、江南东路将部分贡赋划入发运司,同时官家还自己拨了一些钱给发运司。

这一百万贯钱,本是要还给官家的。但是后来熙河开边取得巨大的成功,同时也需要增加很多军饷,不过官家忧虑西北百姓负担太重,于是命我悄悄将这一百万贯送去熙河,作为犒赏军队的军饷。故此,我将这一百万贯算作官家的羡余,然后送往熙河地区。”

张斐问道:“可否有证据,证明这一点。”

薛向道:“我当然是有官家的诏令,以及账目证明,但是最好的证明,就是现在熙河解库铺里面,就屯放着以官家名义存入的一百万贯金钱,或许都已经用了不少。

以及,西北百姓并没有因为熙河战事,多缴纳一文钱的税,这种事随便查查就能够知晓。”

刘肇听得一脸动容地看着赵顼,可是赵顼却是面无表情,一手托腮,目光呆滞。

什么情况?

殊不知赵顼听得心都在滴血。

朕赚点钱,可真是不容易啊!

虽然上回官司没有提这事,但是他也知道,既然此事已经让御史得知,就肯定瞒不住的,今日不说,明日也会说的。

司马光、刘述他们同时看向吕公著。

吕公著小声道:“暂时我也不清楚,但是西北百姓确实未有受到战事的牵连。”

这..。

要只是拨钱给过去,这还说明不了什么,因为这战就是皇帝自个要打的,关键是你自掏腰包,不给百姓增添负担,这就有点气魄。

文彦博之前有些怀疑,可听到薛向这么说,倒也不再怀疑,临时要作假,这钱不可能这么快送过去,况且还用了不少。

关键这也符合赵顼的立场。

如此一来,只能去夸皇帝。

蒋之奇等人则是垂头丧气,他们本还想借着这事,去攻击公检法,结果还弄得这么感人肺腑!

唯独江南商人在那里瘪着嘴,一脸委屈,,这可都是我们的利益啊!

“关于此事,御史台应该会马上派人去调查的。”

张斐打趣了一声,又低头看了看文案,然后抬头问道:“薛发运使认为均输法在执行的过程中,有没有影响到商人的收益?”

“有。”

薛向点头道:“适才我已经解释过,王相公之所以颁布均输法,主要是因为以前的制度,过于死板,导致运送到京城的货物,经常不是京城所需要的,从而让一些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北宋大法官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