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大明第一帝 > 第四十一章:分化

第四十一章:分化(1/2)

上一章大明第一帝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二月下的京城,虽有几分寒意,然也恢复往昔繁华,朝中的权谋博弈,地方的时局不稳,似不再影响京城百姓。

作为大明第一城,天子脚下,稠密的人口,推动民间经济的繁荣,垄断…似乎是特权群体的代名词。

占据绝大多数的底层百姓,所求不过是全家衣食无忧,然纵使是这样,也要付出权贵眼里廉价的劳力,以赚取微薄的收入。

熙攘繁华的京城内,某处胡同,一座会馆之中。

“这杨涟真是太轻狂,太草率了!”

钱谦益痛心疾首,拍案道:“多好的一次机会,就因为他那点可笑的想法,便这样葬送掉了!

老夫真是想不明白,他杨涟心里是怎样想的?

明明议改京察大计,对我东林党是这般有利,可最后却落得这番境遇,他杨涟究竟是图什么啊!”

会馆正堂内,提前下值的张问达、周嘉谟、袁应泰、袁化中,被受邀过来的刘宗周、左光斗、邹元标等人,流露出各异的神情,有捧着茶盏的,有拿着手把件的,耳畔是钱谦益的激亢之言。

“本宪就说一句!”

张问达眉头紧皱,伸手道:“自始至终,杨涟就被天子设了套,包括议改京察大计,都是天子心中所想。

现在唯一能掌控的优势,就这般平白被浪费掉了,依着本宪来看啊,还不如遵循往日的旧制。”

“那当初你怎么不说啊!”

吏部尚书周嘉谟,不满道:“明知道是这种情况,却藏着掖着,京察大计之权,本就是吏部独掌的。

可现在好了,叫你都察院分走一部分,现在又多了内阁介入,大明的祖制,算是被彻底僭越了。”

本是吟诗作赋的雅舍,此刻气氛却变得压抑起来,坐在黄花梨官帽椅上的左光斗,眉头紧皱的看着钱谦益他们。

对时下这种氛围,左光斗是一点都不喜欢。

“诸公,诸君,现在所谈论这些,已毫无意义。”袁应泰站起身来,伸手道:“诏命京察已成定局,这绝非我们所能改变的。”

“天子是怎样的脾性,想必诸公、诸君的心里,都已然有所了解了,再揪着此事不放的话,那已无任何意义。

再者言,方从哲、孙如游、亓诗教、官应震他们,一个个也都非泛泛之辈,他们比谁都要清楚,京察代表着什么。

当初咱们……”

会馆内所聚的这帮人,听着袁应泰侃侃而谈,不少眉头都微蹙起来,显然是对这些话并没听进去。

“你想要说什么,就直接讲明重点。”邹元标阴沉着脸,看向袁应泰说道:“这不是在东林书院,叫你在这里坐堂高论!”

“方从哲他们,一个个不是泛泛之辈,难道我等就是好欺负的了?”

钱谦益皱眉道:“进卿公他们身处内阁,虽没有掌控内阁,但他方从哲和孙如游,想左右内阁,恐也绝非什么易事!”

袁应泰沉默了。

接连被东林党两位元老,这般当众驳了面子,叫他心里暗生怒意,但碍于情面,却不好发作出来。

见袁应泰低头坐了回去,左光斗皱眉道:“文孺只是性情直率,想叫心中所想,能帮助到社稷安定。

时下的这种局势,亦非文孺心中所想。

只是这事情,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那我等不能在这背后,评议此事的对错啊。

诏命京察,不过才刚刚开始。

虽有亓诗教、钱梦皋之辈掺和,但本官相信其他大臣,皆会秉持公心。”

对杨涟心中所想所念,左光斗是了解一些的,尽管他也有些不能理解,杨涟究竟为何要这样做。

但作为私下交情不错的朋友,左光斗觉得自己该讲些什么。

会馆内再度变得安静下来。

坐着的这些东林党人,一个个思绪各异,就时下的朝局,他们有着各自的看法,然这也藏不住,一些现实的问题。

思想不一的朋党特性。

论资排辈的落后思想。

各有主张的利益之见。

“现在朝局已是这般,就无需再过多评议了。”

沉默的刘宗周,此时开口道:“若是真想叫天子,看清齐楚浙党等派,那一个个的真实嘴脸,突破口依旧是在辽东。

在朝局涌动之时,天子摆驾西山,授旗建军一事,想必诸公、诸君的心里,都是很清楚的吧?

若是本官没料想错的话,在天子的心里,恐藏着想平叛建虏的想法。

天子特设的枢密院,总揽平叛事,然坐镇辽东的熊廷弼,本官就觉得此人,是钓名沽誉之辈。

从他赴任辽东,都多长时间了?

在任期间,朝廷调拨多少钱粮?征调多少援辽客军?却迟迟没任何进展,甚至还时常受建虏侵扰!

这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刘宗周的一番话,阐明一个观点,想打压齐楚浙党等派,不能只着眼于朝堂,应放到别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大明第一帝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