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历史小说 > 诡三国斐潜 > 第2190章看口袋

第2190章看口袋(3/3)

上一页诡三国斐潜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被斐潜给堵死了。当下五铢钱已经废了,基本没人用,而铸造成为征西钱,或者是骠骑钱,做还是能坐,但是成本太高,铸造一百钱基本上都要花出一百二十钱,甚至一百五十钱的成本,自然就没人愿意去做了。

而五铢钱么,在江东甚至大漠胡人之处,都已经开始拒绝接受了,所有人都只愿意收征西钱和骠骑钱,五铢钱没人要,连曹操都不敢强令说要使用五铢钱……

历史上曹操下令再次全国范围使用五铢钱,是在董卓败坏五铢钱的十七年之后,曹操当时当了丞相,『于是罢之,还用五铢。』

结果么……

呵呵,越发的导致全国经济崩溃,不得不再次下令不许用五铢钱,而是用粮食和布匹作为一般等价物。

以物易物就能解决问题么?也不能,『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竟湿谷以要利,作薄绢以为市,虽处以严刑而不能禁也。』市场上居然出现了在粮食里灌水以及专门编织超薄面料的团伙组织,且无论怎么封禁都无济于事……

而现在,因为斐潜的征西钱和骠骑钱提高了铸币的成本,所以一般人想要铸币,本身就是亏损的,而五铢钱在斐潜境内几近于没有任何价值,因为道理很简单,斐潜境内都不用五铢钱,也就失去了其法定的价格,只能按照实际重量的金属价值来走,这就使得在斐潜的货币,实际上都是属于输出……

如果说大汉之中,在斐潜境外的所有人都不购买斐潜的商品,那么斐潜的货币也就会被大量的融化,改铸造成为其他的钱,以至于斐潜就无法保证钱币的流通,可问题就在这里,斐潜领地之内的商品太香了。

曹操可以不要任何的奢侈物品,但是不能不要斐潜领地出产的战马,也不能不要那些精钢盔甲兵刃,甚至不惜走私也要搞……

那么曹操既然都无法拒绝,那么曹操治下的普通士族子弟,又怎么会拒绝?

真香。

这是动词,是形容词,也是名词。

历史上,魏国商品则是依靠战马,而猪哥则是靠着垄断川蜀的盐铁,然后鼓励桑梓,以蜀锦行于天下,方有『女工之业,覆衣天下』之称,也使得『三国时,魏则市于蜀,而吴亦资西道』,让猪哥有以一偏地对抗魏国的本钱……

至于吴大帝?

我们可爱的吴大帝,自然干得比谁都糟糕。

当年孙策和周瑜治理江东的时候,可是『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然后这种开局到了我权手中,便是『大泉五百』,比刘备的还要大五倍!没办法,我权表示,他就是喜欢大的!

因此在经济体系上,斐潜一个人确实是将所有当下大汉的几位都按着打……

甚至因为征西钱不够用,所以只能以原材料去关中换各种的商品,胶,漆,麻,角,盐,糖,等等,甚至是铜……

然后越发的亏……

曹操只是隐隐觉得这样不妙,也开始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但是他显搞不懂得为什么会这样,他不知道什么叫做剪刀差,也不知道什么是外汇战,但是曹操知道,如果曹操或是其他什么人一旦开口表示不用斐潜的钱币,改用五铢钱之后,那些全天下所有私铸的五铢钱,不管好坏,便会全数涌动到他这里……

因此曹操只能是继续使用征西钱,所以曹操虽然在屯田中获得了更多的粮草,但是依旧贫穷拮据。穷到曹操眼珠子发绿,很想要搞钱,甚至特意让荀彧和郭嘉去找一些能够和斐潜的商品相抗衡的东西。

然后理想自然是三上悠……

咳咳。

现实则是如花。

最后,似乎,剩下唯一来钱快的方法,便是搞一搞大户。

看着斐潜搞死了一批关中三辅的大户,然后转手就养活了蓝田的十万流民,曹操的哈喇子就忍不住流淌了下来。

之前曹操在冀州清河,冀州士族表现出来的强烈反抗,让曹操害怕自己变成了董卓第二,曹操最后怂了,忍了……

然后记在了小本本上。

叔叔可以忍,婶婶不能忍。

现在,曹操把小本本重新翻出来,叉腰大笑,『今天我改姓王!』

曹洪当然知道曹操的困境,也能理解曹操当下面临的问题,可真的要是向大户动手……

曹洪捏着胡子,沉吟了许久才说道:『当如骠骑所为,应有大义是也……』曹洪认为斐潜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斐潜在名义上站住了脚,所以曹操若是想要搞大户,就要像是斐潜那样,找到一个名头,而不能纯粹像是之前那种征调……

曹操缓缓的点了点头。

之前走前门,搞前面,然后冀州士族反抗剧烈,行不通,没搞成,所以现在应该走后门,搞后面。

曹操一转眼看见了原本被他放到了一旁的『笔录』,忽然灵光一动,将其又重新拿了起来,往前推了推,『子廉,呵呵,正巧便有此事……不如……』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诡三国斐潜章节列表下一章